[1]刘英,周忠文,昔小丽,等.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 (27) :169-174. [2]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等. 越冬前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 (3) :839-846. [3]周忠文,刘英,张谋草,等.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 (24) :87-92. [4]李巧云,年力,刘万代,等. 冬前积温对河南省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 (4) :563-569. [5]尹钧.小麦温光发育研究进展Ⅰ.春化和光周期发育规律[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 (6) :681-688. [6]王媛媛. 近50年陇东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2013. [7]张佩,谢小萍,姚薇,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省冬小麦发育期对冬季积温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 (29) :210-216. [8]张谋草,赵满来,张红妮,等.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 (5) :000232-235. [9]杨洪宾,李春光,徐成忠,等. 济宁市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 ,29 (1) :20-22. [10]董旭光,李胜利,石振彬,等. 近50年山东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 (1) :269-277. [11]商兆堂,何浪, 商舜,等. 江苏省冬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 (3) :56-62. [12]曹寒,吴淑芳,冯浩,等. 不同覆膜种植对土壤水热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5, 22 (6) :110-115. [13]王春玲,申双和,王润元,等. 中原地区地温对冬小麦发育期、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2,30 (1) :66-70. [14]康西言,董航宇,姚树然. 基于气象因子的冬小麦发育期预报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2015,36 (4) :465-471.以光、温、水气象因子为基础,选取,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光照和水分因子不是冬小麦发育速率的限制条件,不作为发育期预测模型的因子;温度因子是影响冬小麦发育速率的主导因子, [15]贺丹. 积温与春小麦群体生长动态、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16]高苹,张佩,谢小萍,等. 基于海温和环流特征量的江苏省小麦适播期预测[J].气象,2012,38 (12) :1572-1578.研究了小麦生育期内积温变化对其群体生长、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17]于彩霞,霍治国,黄大鹏,等. 基于大尺度因子的小麦白粉病长期预测模型[J].生态学杂志,2015,34 (3) :703-711. [18]吕莉莉,赵国良,高强,等.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 (2) :46-52. [19]谭凯炎,邬定荣,赵花荣.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北平原冬小麦生育期温度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7,38 (6) :333-341. [20]孙倩,黄耀,姬兴杰,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南省冬小麦品种更新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 (4) :282-288. [21]王建源,叶文,李曼华,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冬小麦发育期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3 (14) :16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