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明星,贺立源,吴礼树.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6,15(4):12-18.
[2] 黄健,李会民,张惠琳,等.基于GIS的吉林省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九台市为例[J].土壤通报,2007(2):8-12.
[3] 鲁明星,贺立源,吴礼树,等.基于GIS的华中丘陵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8):104-109.
[4] 冯耀祖,耿庆龙,陈署晃,等.基于GIS的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障碍因素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2,9(1):20-27.
[5] 王静宇,袁希平,甘淑.基于GIS技术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3):18-24.
[6] 张泽,王桂花,吕宁,等.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农五师89团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2(5):34-38.
[7] 崔磊,马莉莉.基于GIS的河南省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252-255.
[8] 段连臣,高吉文,邢少杰.黑龙江省北兴农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180-186.
[9] 夏建国,李廷轩,邓良基,等.主成分分析法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0(2):51-55.
[10] 刘钦普.GIS和SPSS技术支持下的许昌市耕作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土壤,2002(2):94-98.
[11] 黄河.GIS支持下的莆田县耕地基础地力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245-249.
[12] 江滔.基于GIS的泸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3] 王耕,吴伟.基于GIS格网技术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5):48-53.
[14]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编辑委员会.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5-48.
[15] 田有国,辛景树,栗铁申.耕地地力评价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6] 胡兵,熊德祥,潘剑君.农用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检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3):67-72.
[17] 刘畅,宋兆璞,宋立.基于GIS的耕地地力模糊变权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223-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