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爽,廉华,马光恕,等.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生长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71-73.
[2] 罗维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 3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8(1):69-71.
[3] 陆国权,黄冲平,叶立杨,等.浙江省马铃薯生产和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J].马铃薯杂志,1998(02):105-107.
[4] 徐永强,叶根松,徐生,等.不同土壤马铃薯施钾的增产效果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2,16(6):349-350.
[5] 李惠贤,刘永贤,李文宝,等.5个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 910-913.
[6] 卢凤初.施肥方法和密度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72-873.
[7] 张智芳,刘富强,云庭,等.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9,23(6):354-356.
[8] 王二慧,郑元红,肖莉,等.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09,111.
[9] 林辉,吴春赞.浙南中低山区马铃薯“中薯 3号”高产配套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228-231.
[10] 高广金,唐道廷,杨艳斌.马铃薯品种中薯 3 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104-1105.
[11] 庞万福,金黎平,卞春松,等.马铃薯中薯 3号品种密度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9,23(4):200-202.
[12] 王彩萍,瞿慧萍.高海拔干旱山区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施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08-2609,2771.
[13] 邓兰生,林翠兰,龚林,等.滴施不同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31(2):12-14,27.
[14] 郭志平.增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产量贡献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2):211-214.
[15] 吴林松,王存美,林昌庭.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9(4):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