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蒋梅,王建林,申双和,等.影响冬小麦产量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模型[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32(1):45-51.
[2] 李经成,宋炫旻,禤维言,等.能源型甜高粱分期播种试验初报[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3):412-416.
[3] 张谋草,赵玮,邓振镛,等.分期播种对陇东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及适宜播期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8-33.
[4] 王永超,王受荣,熊圣国,等.播期对大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51-54.
[5] 林瓞文,傅小华,杨泉女,等.甜玉米新品种佛甜 3号周年播种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1-2,5.
[6] 姚义,霍中洋,张洪程,等.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4):633-647.
[7] 霍阿红,张志鹏,杨德智,等.冀西北冬麦北移适宜播期和品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1-25.
[8] 宋迎波,王建林,郑昌玲,等.冬小麦气候适宜诊断指标确定方法探讨[J].气象,2013,39(6):768-773.
[9] 邓根云,郑大玮,聂景芳.小麦分蘖的数学模式及其在栽培和农业气象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气象,1981(4):25-30.
[10] 谭华,韦新兴,黄爱花,等.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玉美头 1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5):427-431.
[11] 沈姣姣,王靖,陈辰,等.播种期对农牧交错带莜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52-56.
[12]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27-31.
[13] 蒲金涌,马鹏里,姚玉璧,等.甘肃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暖冬现象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237-1241.
[14] 蒲金涌,姚小英,王位泰.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30(1):153-160.
[15] 景波,苏发奋,陆萍,等.气候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和应对对策[J].甘肃农业,2011(08):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