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守保.华北回流天气的多尺度结构特征[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1-2.
[2] 河北省气象局编著.河北省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7:22-25.
[3] 赵桂香,程麟生,李新生.04.12华北大到暴雪过程切变线的动力诊断[J].高原气象,2007,26(3):615-623.
[4] 黄海波,徐海容.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 2007,26(3):624-629.
[5] 张迎新,张守保.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的结构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1):107-113.
[6] 张迎新,侯瑞钦,张守保.回流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J].气象,2007,33(9):25-32.
[7] 时青格,周须文.2009年河北省初冬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干旱气象,2011,29(1):82-87.
[8] 孙仲毅,王军,靳冰凌,等.河南省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5):1339-1344.
[9] 田秀霞,宋晓辉,程序,等.华北南部一次回流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1):36-39.
[10]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29.
[11] 阎访,王丽荣,李宝莉,等.石家庄一次秋季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物理诊断[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5):17-24.
[12] 杨成芳,姜鹏,张少林,等.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统计分析[J].气象,2013,39(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