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松年.旅游业与气候[J].旅游学刊,1987(2):73-74.
[2] 吴普,席建超,葛全胜.中国旅游气候学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2):131-137.
[3] 范业正,郭来喜.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4):304-311.
[4] 长安,葛全胜,方修琦,等.青藏铁路旅游线气候适宜性研究[J].地理研究,2007,26(3):533-541.
[5] 王希平,赵慧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林牧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9-12.
[6] 蒋玉华,杜卫红.呼伦贝尔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3):135-140.
[7] 湖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农业厅,等.GBT 27963—2011,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2.
[8] 余珊,戴文远.福建省旅游气候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103-106.
[9] 刘清春,王铮,许世远.中国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J].资源科学, 2007,29(1):133-141.
[10] 徐大海,朱荣.人对温度、湿度、风速的感觉与着衣指数的分析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4):429-439.
[11] David D Houghton. Handbook of Applied Meteorology[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1985:778-811.
[12] 张莉娟.南京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88-94.
[13] 任健美,牛俊杰,胡彩虹,等.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J].地理研究,2004,23(6):863-874.
[14] 马丽君,孙根年.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7(2):96-102.
[15] 郑有飞,余永江,谈建国,等.气象参数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研究[J].气象科技,2007,35(6):827-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