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丹,邓兵,张国森,等.近年来长江口水体主离子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2):34-41.
[2] 李梦婕,江韬,何仁江,等.岩石风化对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水化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8):1495-1501.
[3] 刘丛强,汪福顺,王雨春,等.河流筑坝拦截的水环境响应——来自地球化学的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4):384-396.
[4] 乐嘉祥,王德春.中国河流水化学特征[J].地理学报,1963,29(1):1- 13.
[5] 倪九派,魏朝富,高明,等.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实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5):38-42.
[6] 刁承泰,黄京鸿.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75-80.
[7] 苏维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21(2):32-41.
[8] 陈静生,夏星辉.川贵地区长江干支流河水主要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及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31-135.
[9] 吴起鑫,韩贵琳,唐杨.三峡水库坝前水体水化学及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特[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3):654-661.
[10] 李佳伶,张丽娜,景东海,等.拉鲁湿地对阴离子的净化作用初探[J].西藏科技,2012(5):27-30.
[11] 陈静生,关文荣,夏星辉,等.长江干流近三十年来水质变化探析[J].环境化学,1998,17(1):8-13.
[12] 史玉虎,王栋,潘磊,等.三峡库区典型流域降雨变化与径流的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118-120.
[13]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0.
[14] 李丽娟,李海滨,王娟.澜沧江水文与水环境特征及其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2002,22(1):49-56.
[15] 陈静生,王飞越,夏星辉.长江水质地球化学[J].地学前缘,2006,13 (1):7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