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之庆,方娟,葛道阔,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J].作物学报,1994,20(2):186-197.
[2] 杨海川,张志会,李学玲.不同播期、播量对藁优 9415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8(3):49-51,42.
[3] 房春兴.播期与密度对皖麦 52产量因子影响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068-069.
[4] 谢家琪,李金才,魏凤珍,等.播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49-5352.
[5] 李兰真,汤景华,汤新海,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播期播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38-41.
[6] 李素真,周爱莲,王霖,等.播期播量对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因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5(5):12-15.
[7] 马东钦,王晓伟,朱有朋,等.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构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1-94.
[8] 徐恒永,赵振东,刘建军,等.群体调控对济南 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1(1):7-9.
[9] 刘万代,陈现勇,伊钧,等.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豫麦 49-19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464-469.
[10] 白玉娟,杨玉锐.冬小麦新品种邢麦 4号播期、播量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1(9):92-94.
[11] 王晨阳,欧阳光,马冬云,等.播期对小麦面粉粉质参数及糊化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2):49-52.
[12] 姜小苓,李淦,胡铁柱,等.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西农 898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1(3):001-004.
[13]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等.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运转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1): 124-131.
[14] 吴九林,彭长青,林昌明.播期和密度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38.
[15] 刘利,黄成.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新麦 1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7):7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