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龙生,陶冶,刘阳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淋洗剂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8(4):42-46.
[2] Panagiotis, Misaelides. Application of natural zeolites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 short review[J].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11:269-279.
[3] 丁小波,文利新,牛同利.微量元素锌的毒性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7,24(6):64-66.
[4] 姜丽娜,符建荣,尹一萌,等.农化措施降低污染土壤中锌对作物毒害性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3):110-113.
[5] 刘勤,张新,曹志洪.土壤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及人畜健康关系[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1,18(2)71-74.
[6] 李永涛,吴启堂.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7, 16(3):115-122.
[7] 余贵芬,青长乐.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研究现状[J].农业环境发展, 1998,4(4):137-141.
[8] 丁竹红,胡忻,尹大强.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环境学报,2009,18(2):777-782.
[9] 马明广,周敏,蒋煜峰,等.不溶性腐殖酸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3):68-71.
[10] 王高伟,胡光洲,孔倩,等.煤炭腐植酸的基本性能及其工农业应用[J].煤炭技术,2007,26(11):111-113.
[11]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0-279.
[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32-502.
[13] 袁琳,周小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土壤中铜、锌的含量[J].江西化工,2010(1):98-100.
[1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94-96.
[15] 孔春燕.化学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8,24(6):50-54.
[16] 黄现民,史衍玺,王玉军,等.污泥中重金属在棕壤和褐土上的淋洗特性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1):19-22.
[17] 李丽,朱琨,张兴,等.腐植物质钝化和活化土壤重金属的防污染作用[M].专题评述,2007: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