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维新,潘永圣,黄毓华,等.90年代暖冬等气象条件对江苏小麦生产影响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9(2):9-13.
[2] 李星敏.冬小麦播期温度变化对其冬前生育的影响[J].陕西气象,2001,21(5):21-23.
[3] 郜庆炉,薛香,梁云娟,等.暖冬气候条件下调整小麦播种期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2):46-5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J].环境保护,2007(6):20-26.
[5] 黄毓华,高苹,徐萌,等.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麦苗期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J].气象,2000,26(9):43-46.
[6] 张佩,高苹,刘彦丽.江苏省冬小麦播种期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J].气象科学,2011,31(6):763-769.
[7] 张佩,姚薇,谢小萍,等.江苏省淮北地区冬小麦发育期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40-43.
[8] 杨佳凤,丁锦峰,顾后文,等.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物质积累特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3,34(2):55-59.
[9]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8-89.
[10] 程顺和,郭文善,王龙俊,等.中国南方小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7-69.
[11] 刘典昱,张宗亮.阜阳地区冬小麦春性品种最优播期气候论证[J].农业气象,1987(4):21-24.
[12] 李巧云,年力,刘万代,等.冬前积温对河南省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4):563-569.
[13] 白洪立,孟淑华,王立功,等.积温变迁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播期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9(3):55-57.
[14] 翟允提,阎世理,蒋纪芸,等.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间生育期及不同阶段与积温关系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85(6):22-25.
[15] 杨洪宾,徐成忠,李春光,等.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及所需积温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