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Z]. 2006(10).
[2] 李清明,杨茹莎.壮大农机服务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山东省农机合作社健康陕速发展[J].当代农机,2013(6):50-52
[3] Kaktins,J.,Ancans,S.,Paberza,K.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J].Economic Science for Rural Development,2008(15):28-35.
[4] Georgeanne Artz,Gregory Colson&Roger Ginder.A Return of the Threshing Ring A Case Study of Machinery and Labor-Sharing in Midwestern Farm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2010(4):805-819.
[5] 黄祖辉,邵科.基于产品特性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与运营绩效分析[J].学术交流,2010(7):91-96..
[6] 金福俊,邸晨霞,刘力.沧州市农机合作社运营模式及成果的调研报告[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64-65.
[7] 吴萍.我国农机合作社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基于对江苏浙江和黑龙江三省1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调研[J].农业经济,2011(9):59-61.
[8] 黄胜忠,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9(10):121-124.
[9] 李二超.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农机合作社,2013,49(6):53-55.
[10] 刘洁,王厚俊,祁春节,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绩效评价研究[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2,25(3):47-53.
[11] 杨晓东,邢晓晶,常安江,等.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J].吉林农业,2010(12):23-27.
[12] 谢始荣.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建议[J].农业机械化,2010(4):13-14.
[13] 马国慧,张骥.创新农机合作社运营机制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关于组建扬州市邗江区农机专业合作联社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0(6):9-10.
[14] 陈攀.南京市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J].江苏农机化,2010(4):14-17.
[15] 杨文秋,李哲.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推广工作[J].吉林农业,2011(6):191-192.
[16] 宋爱生,于洪涛.蓬莱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1(8):14-15.
[17] 熊波,郑泽颖.着力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力水平[J].农机科技推广,2011(3):21-22.
[18] 吴长征.茬平县力促农机合作社上规模上水平[J].农机科技推广,2012(3)10-11.
[19] 张克勇.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看好农机合作社[J].农机科技推广,2012(5):21-22.
[20] 杨卫东.发达国家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0(4):63-65.
[21] 金攀.世界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与启示[J].山东农机化,2010(6):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