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庆发.农田土壤湿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现代化农业,1990(8):22-23.
[2] 黄国俊,蒋定生,帅启富.黄土区土壤春墒与近地层气象因子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1984(6):57-59.
[3] Philip J R. Plant water relations: some physical aspects[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1966,17:245-268.
[4] 陈少勇,郭凯忠,董安祥.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J].高原气象,2008,27(3):530-537.
[5] 张艳丽,张国珍.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土壤湿度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5):190-195.
[6] 杨娜,刘良明,向大享,等.利用BP神经网络由特征气象要素预测土壤湿度[J].土壤通报,2011,42(6):1324-1329.
[7] 王修信,付洁,张晓朋,等.喀斯特地区气象因素日变化对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影响分析[J].广西物理,2012,33(4):10-13.
[8] 张聪聪,陈效民,张勇,等.气象因子对太湖地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54-4463.
[9] 黄志宏,周国逸,MORRISJ,等.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11(3):197-204.
[10] 胡永军,宋新辉,吴航,等.春季土壤墒情变化与气象条件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59-9660,9664.
[11] 邹文秀,韩晓增,江恒,等.东北黑土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196-202.
[12]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等.气象因子对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3):233-239.
[13] 方文松,陈怀亮,刘荣花,等.河南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250-253.
[14] 袭祝香,刘玉英,张丽,等.吉林省西部地区春播期土壤湿度气候影响因子探析[J].吉林气象,1996(4):13-17.
[15] 康绍忠,刘晓明,高新科,等.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的计算机模拟[J].水利学报,1992(3):1-12.
[16] 徐庆华,刘勇,马履一,等.东北农田黑土蒸发量与土壤水分及气象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1):82-83,95.
[17]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51.
[18] 温丽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5-8.
[19] 张星.主要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生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105-107.
[20] 汪碧容,袁东,袁基刚,等.高温复合固硫剂固硫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76-78.
[21] 张绍良,张国良.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比较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系统工程,1996,14(3):45-49.
[22]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