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鹄生.日本水稻优质米品种“越光”的栽培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2):49-51.
[2] 邹智美,牛景.优质水稻品种“越光”的丰产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3):28:29.
[3] 赵理,史春余,王新娟,等.不同类型硅肥对水稻越光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6):72-76.
[4] 刘伟忠,张建英,赵亚夫.“越光”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以句容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122-123.
[5] (日)松岛省三.稻作的理论与技术[M]//庞诚,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6] (日)桥川 潮.稻作基本技术[M]//赵理,译.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 (日)小西 丰.コシヒカリの多収栽培[M].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5.
[8] (日)崛田 良.日本富士山作物增产推广的实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5):48-50.
[9] 鲍根良,严文潮,董文其,等.日本粳型优质米品种“越光”的评价和利用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4):179,183.
[10] 方荣,何坤亮.有机“越光”试种初报[J].生态农业,2012(3):52-53.
[11] 戴金平.播期和密度对越光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61-63.
[12] 雷武生,杨宝林,戴金平.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品种越光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54-56.
[13] 杨宝林,王友成.密度与肥料对优质水稻越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9):155,157.
[14] (日)户刈义次,松尾孝岺,畑村又好,等.作物试验法[M].东京:农业技术协会,1982:180-193.
[15] (日)松岛省三,藤井义典著.水稻的生长发育[M]//吴尧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