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汇.2008.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 332-333,948. 雷雨顺,吴宝俊,吴正华.1978.用不稳定能量理论分析和预报夏季强风暴的一种方法[J].大气科学, 2(4):297-306. 刘小宁.1999.我国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J].灾害学, 14(1):54-59. 杨晓霞,蒋义芳,胡顺起等.2013.2009年“8?17”鲁南低涡暖式切变线极强降水分析[J]. 暴雨灾害, 32(3): 224-234. 侯淑梅,张立,党文升.2010.2009年5月山东春季大暴雨落区诊断与中尺度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29(03): 33-40. 王志超,于雷,黄鹤等.2012. 2010 年 8 月河北一次暴雨的综合诊断[J].干旱气象, 30(1):81-87. 盛日锋,王俊,陈西利等.2010.山东一次局地暴雨的中尺度风场特征[J]. 暴雨灾害, 29(04): 92-97. 朱义青,魏玉朋,胡顺起等.2012. 2011年7月3日山东局地大暴雨过程的观测分析[J]. 暴雨灾害, 31(4): 358-364. 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1988.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 65-77. 赵宇,杨晓霞,孙兴池.2004.影响山东的台风暴雨天气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气象, 30(4):15-19. 赵宇,龚佃利,刘诗军等.2006.“99.8”山东特大暴雨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J].高原气象, 25(1):951-04. 高留喜,丛春华,李本亮. 2008.非地转湿Q矢量在北上台风“桃芝”造成山东大暴雨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4(5):533-538. 孙兴池,陈金敏,刁秀广等.2009.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35(5):35-41. 张少林,龚佃利,陈晓红等. 2006.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气象, 32(4):29-33. 杨晓霞,陈联寿,刘诗军等. 2008.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J]. 气象学报, 66(2):236-250 赵钢,杨瑞峰,张艳等.2009.山东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37(17):80578-059. 孙兴池,王西磊,周雪松.2012.纬向切变线暴雨落区的精细化分析[J].气象, 38(7):779-785. 杨成芳,阎丽凤,周雪松.2012.利用加密探测资料分析冷式切变线类大暴雨的动力结构[J].气象, 38(7):819-827. 游景炎,蒋尚城,陶祖钰等.1992.华北暴雨.北京:气象出版社, 45-46. 张涛,段春锋,方芳等.2010.近50年孝感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29(01): 8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