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王 辉,郭玲玲. 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4):463-470. [2] 李倩,胡昊.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5,37(7):1444-1454. [3] 李芳林,张海斌,查奇芬. 江苏省各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J].经济纵横,2006(4):99-100. [4] 杨冉冉. 河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 [5] 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6] Meyer B,Distelkamp M,Wolter M I.Material Efficiency and Economic-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Results of Simulations for Germany with the Model PANAT RHEL[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3:192-200. [7] 贺晟晨,王远,高倩,等. 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698-703. [8] 梁志红. 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2):137-140. [9] 李勇,王金南.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J].环境科学研,2006,19,(2):137-140. [10] 舒小林,高应蓓.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84. [11]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12] 罗庆城,徐国新. 灰色关联分析与应用[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3-15. [13] Luo Shanghua.On indicator system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Acta Ecological Sinica,2003,23(1):45-55. [14] 关伟,王宁.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关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3):44-48. [15] 林道辉.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与限制因子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28(1):76-81. [16] 刘耀彬,宋学锋.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182—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