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辉,张永康,高照良.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研究[J].生态经 济,2006,(07):56-59. 林艳玲,崔文华. 大兴安岭岭东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土地生产力的演化[J].内蒙古农 业科技,2006,(02):51-54. 赵哈林.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沙漠化及其治理[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 —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6. 郝文俊,赵慧颖,侯琼,乔文彬,韩雪梅,白志康. 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区气候对作物产量 的影响评估——以巴林左旗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310-314. [5]张建杰,张强,杨治平,陈明昌,李勇,陈德利. 山西临汾盆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土壤通报,2010,41(04):839-844. [6]薛晓娟,李英年,杜明远,刘安花,张法伟,王建雷. 祁连山东段南麓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及 全氮的分布状况[J]. 冰川冻土,2009,31(04):642-649. [7]乔有明,王振群,段中华. 青海湖北岸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09,18(06):105-112. [8]李珊珊,耿增超,姜林,佘雕,罗志伟.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剖面碳氮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04):1-6. 李建维,焦晓光,隋跃宇,程守全. 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74-79. 罗亚芬,余小芬,李枝武. 云南典型山原红壤剖面养分状况分析[J].云南农业科 技,2012,(01):7-9. 谢约翰. 庐山地区红壤剖面及养分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06):169-170. [12]石福臣,李瑞利,王绍强,Sasa Kaichiro.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全氮分布与 积累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07,(07):1425-1431. [13]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75. [14]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 3 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6-79,101-103. [15]隋跃宇,焦晓光,程守全,刘晓冰. 海伦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相关关系研 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04):456-458. [16]祝飞华,王益权,胡卫光,张润霞,冉艳玲.关中农田土壤剖面的主要物理性状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04):145-150.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范文娟. 子午岭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03):130-134. [18]李建辉,李晓秀,张汪寿.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881-11883+11901. [19]张慧东,尤文忠,魏文俊,周梅.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相 关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1):76-82. [20]耿增超,姜林,李珊珊,佘雕,侯磊.祁连山中段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的剖面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03):665-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