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贵州省土壤[M]. 贵阳: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1994, 52-77. [2]贵州省农业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贵州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79-89. [3]龚子同,等.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龚子同,张甘霖,陈志城,等.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协作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6]杨胜天.贵州黔灵山土壤系统分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18(3):13-16. [7]杨胜天,朱启疆,李天杰.RS和GIS支持下的土壤系统分类制图方法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J]. 土壤学报,2001,38(1):41-48. [8]宁婧,何腾兵,林昌虎,等.黔北喀斯特生态环境石灰土发生特征与诊断特性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3):76-81. [9]杨柳,何腾兵,舒英格,等.贵州喀斯特区草地生态条件下石灰(岩)土的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J].中国溶岩,2011,30(1):94-99. [10]董宇博,陆晓辉,王济.贵州省土壤温度状况估算[J].地球与环境, 2016,44(2):243-247. [11]陆晓辉,董宇博,涂成龙.基于不同估算方法的贵州省土壤温度状况[J].土壤学报,2016,53(2):125-132. [12]张甘霖,王秋兵,张凤荣,等. 201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J]. 土壤学报,50(4): 826-834. [13]邹国础.贵州土壤的发生特性及分布规律[J]. 土壤学报, 1981, 15(1):11-23. [14]邹国础.云贵高原土壤地理分布规律[J]. 土壤学报, 1965, 5(3):253-261. [15]杨云.贵州省土壤分布特点与农业利用的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 1980,8(4):1-4. [16]谢静, 何冠谛, 何腾兵. 贵州气候因素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4):510-514. [17]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土壤野外描述、水热动态观测方法及土壤信息系统(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1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用土壤实验室分析项目及方法规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19]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20]贵州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贵州土种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4. [21]陈佩英, 周启承,林树基S. 贵州威宁15000年来的古环境—南屯泥炭层剖面研究[J].贵州地质,1991, (2):47-52. [22]孔凡翠,杨瑞东,沙占江.贵州草海赵家院子晚更新世泥炭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论评,2013,(04):716-730. [23]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中国土壤[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513-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