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来武,宇如聪,丁仲礼,等.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5,13-20. [2] 郁珍艳,范广洲,华维,等.近47年我国四季长度的变化研究[J].高原气象,2011,30(1):182-190. [3] 韩世刚,吉莉.重庆市≥10℃积温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0):106-114. [4] 王雷,吴正方,杜海波,等.1961-2010年东北地区四季开始日及长短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4,34(5):499-507. [5] 张爽,李强,吉莉,等.渝西片区近45a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2):112-117. [6] 陈涛,袁智生,李超,等.湖南省近54年四季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17,45(5):851-857. [7] 范思睿,范广洲,赖欣,等.1961-2007年青藏高原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趋势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18(1):71-79. [8] 刘海涛,杨洁,叶彩华,等.全球变暖下1951-2014年北京地区的季节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141-148. [9] 环海军,刘岩,姚丹丹,等.近50a山东中部地区四季开始日期及长度变化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7,11(3):79-85. [10] 张磊,宋莹华,潘婕,等.1962-2013年山东临沂四季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228-235. [11] 张宇,孙大岩,胡其图.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4):271-276. [12] 曲学斌,吴昊.呼伦贝尔市53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178-182. [13] 沈建国.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内蒙古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1-7. [14] 吴昊旻,陈惠芬,何凯玲.丽水市1953-2010年气象变化对四季长度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35(3):76-80. [15] 刘玉莲.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气候季节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2):89-96. [16] 郁珍艳,吴利红,高大伟,等.浙江省四季划分方法探讨[J].气象科技,2014,42(3):474-481. [17] 范思睿,范广洲,董一平,等.青藏高原四季划分方法探讨[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1,31(2):1-11. [18] 陈峪,姜允迪,陈鲜艳,等.气候季节划分(GB/T15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19] 张宝堃.中国四季之分配[J].地理学报,1934,1(1):29-74. [20] 曲学斌,孙小龙,冯建英,等.呼伦贝尔草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气象,2018,36(1):97-103. [21]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第2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99-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