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书存,高贤明,包维楷,等.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1):8~13 2 周择福,王延平,张光灿.五台山林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321~327 3 王伯荪,余世孝,彭少麟,等.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7 4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5,15(3):268~277 5 毕润成.山西霍山山核桃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区系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650~656 6 江洪.东灵山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比较研究[J].植物学报,1994,36(11):884~894 7 高贤明,陈灵芝.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J].植物学报,1998,40(6):553~559 8 于顺利,陈灵芝,马克平.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生活型谱比较[J].林业科学,2000,36(3):118~121 9 雷相东,陆元昌,张会儒,等.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5,41(4):7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