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向阳,朱之悌,张志毅.毛白杨异源三倍体形态和减数分裂观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1):1-5. [2] 康向阳,朱之悌,张志毅.银腺杨与毛新杨正反交三倍体[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6):8-11. [3] 张志毅,于雪松,朱之悌.三倍体毛白杨有性生殖能力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6):1-4. [4] 梁明山,陈斌.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进展[M].大自然探索, 1995,14(51):73-79. [5] 杨敏生,米丹,D.Ewald,等.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J].生态学报,2006,26(11):3556-3561. [6] 刘军侠,高宝嘉,张炬红,等.转基因741杨抗虫持续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6):76-79. [7] 高宝嘉,王永芳,王进茂,等.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抗虫效应及其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2004,24(2):288-301. [8] 高宝嘉,胡海燕,王进茂,等.转基因741杨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抗性鉴定[J].河北林果研究,2002,17(2):159-162. [9] 唐启义,冯光明.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6-98. [10] 王颖.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及其表达的检测[学位论文].河北农业大学档案馆,2004: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