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庆逵.磷矿粉肥效问题的理论基础.科学通报,1966,2:49-57. [2] 蒋柏藩,段平楣,王振荣.磷灰石的结晶性质与磷矿粉肥效相关性的研究.土壤学报,1988.25(4):387-396. [3] 时正元,朱荫湄,顾益初.我国45个磷矿直接施用的肥效鉴定.土壤,1982.14(5):171-176. [4] 蒋柏藩.中国磷矿农业利用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88.21(4):62-67. [5] 朱端卫,董元彦,李学垣.低品位磷矿粉对酸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土壤通报,1991,22(4):257-259. [6] 王代长,胡红青,李学垣.酸性土壤上磷矿粉释磷机理与农学效应.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242-245. [7] 孟赐福.磷灰石组成与其在酸性土壤中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土壤通报,1989,20(2):72-73,79. [8] 雷涵韫,王光火.三种不同组成磷矿石的溶解特性比较.浙江大学学报,2005,31(l):17-21. [9] 王光华,周德瑞,杨谦,等.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磷矿粉的释磷效应.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1):80-84. [10] 臧小平,张承林,孙光明,等.酸性硫酸盐土壤上施用磷矿粉对水稻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物营养与施肥学报,2003,9(2):203-207. [11] 刘凡,李学垣,徐风琳,等.鄂湘两省几种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与氧化铁的类型.中国农业科学,1995,28(3),49-57. [12] 高阳俊,张乃明.施用磷肥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162-165. [13] 胡红青,黄巧云,李学垣,等.磷矿粉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5,28(2):5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