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洪秀, 孙鹏, 安颖, 胡佳, 陈绪涛, 李菁, 魏云辉. 18个茶树菇菌株的亲缘关系分析及农艺性状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23-31. |
[2] |
李旭锐, 胡雪芳, 孙昊, 裴海生, 邓中贤, 曹劲霞, 王士奎. 黄龙疫苗(HB-1)对番茄苗期生理特性和病害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100-105. |
[3] |
赵飞, 李园莉, 杨亦扬, 李荣林, 杨建华, 马圣洲. 远红外辐射对萎凋叶氧化酶活性及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119-125. |
[4] |
孙莹, 王海曼, 宋刚, 葛菁萍. 利用氦氖激光诱变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活力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5): 28-36. |
[5] |
张庭跃, 赵晨曦, 陈思学, 李洪丽. 甜菜M14品系BvM14-Tpx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体系下应答氧化胁迫功能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2): 30-38. |
[6] |
韩丽萍, 韩晓凡, 朱玉鹏, 郭卫卫. 干旱对不同类型冬小麦根系可溶性物质、相关酶活性及地上部形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1): 1-6. |
[7] |
张心青, 张萧萧, 杨传伦, 郭南南, 马娜娜, 蔡倩倩, 王秀芝. 一株对番茄枯萎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的ARTP诱变与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6): 44-49. |
[8] |
肖伟,徐梅珍,谷丰,蒋伦伟,王义华. 东乡野生稻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及其酶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6): 127-132. |
[9] |
齐波,汝玄玄,贾召召,霍晴,曹宇鹏,吴润之,李曙光,杨加银. 不同辐射强度对大豆M1代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2): 40-45. |
[10] |
王文佳,李爽,马泽众,马玉玲,刘丽君,董守坤. 水分胁迫对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1): 14-18. |
[11] |
蒋云,张洁,宣朴,陈谦,郑建敏,王相权,王颖,郭元林. 60Co-γ辐照对鹅观草种子发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1): 24-29. |
[12] |
胡瑞阳,吴 博,纳 静,段红静,方禄明,余小龙,孙宇涵,李 云.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4): 1-4. |
[13] |
王良群,杨伟,刘勇,郝艳芳,张微,白鸿雁,武擘. 高粱新技术育种的实践与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3): 75-80. |
[14] |
易懋升,谢 利,郭和蓉,曾瑞珍,黎扬辉,黎杨辉,张志胜. 红掌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4): 157-161. |
[15] |
胡小文,姚艳丽,邢淑莲,徐 磊,刘 洋. 甘蔗和斑茅Ⅲ型过氧化物酶基因(SoPOD-1和SaPOD-1)cDNA克隆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6): 139-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