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强盛, 余坤龙, 甄若宏, 甘立军, 张慧. 功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144-149. |
[2] |
彭绿春, 廖多思, 解玮佳, 宋杰, 蔡艳飞, 张露, 李世峰. 高山杜鹃离体叶片高效再生及其再生途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4): 77-83. |
[3] |
姜硕, 万璐, 许哲祥, 闫佳佳, 郑春英. 汉麻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7): 120-128. |
[4] |
王响玲, 宋柏权.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5): 93-97. |
[5] |
阮俊梅, 宋振伟, 王全辉, 王利. 中国农田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与技术途径[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5): 98-102. |
[6] |
孙子欣, 蔡柏岩. AMF促进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生理机制及对土壤硫素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2): 49-54. |
[7] |
闫亮, 赵辉. 硫酸盐还原菌酶学性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1): 13-19. |
[8] |
姚海峰, 仇智灵, 沈肖玲, 楼兵干, 顾建强, 祝小祥. 甘薯茎腐病传播侵染途径与田间发病流行因子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0): 112-119. |
[9] |
王爽, 李海英. 植物E3泛素连接酶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9): 47-53. |
[10] |
赵雪姣, 秦雪梅, 王梦亮, 高芬. 根腐病菌侵染对黄芪苯丙烷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5): 115-120. |
[11] |
袁仁文, 刘琳, 张蕊, 范淑英. 植物根际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26-35. |
[12] |
屈洋,冯佰利. 杂草生物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4): 108-115. |
[13] |
王建设,赵志宏,郭振升,李伟华,赵洪献,皇甫自起,张慎举. 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4): 22-28. |
[14] |
伍仁军,杨民烽,杜卫民,卞建锋,刘杨,郭仕平,李斌,刘刚才. 四川烟田水肥一体化发展途径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 28-34. |
[15] |
王春丽,王周礼,杨建利,苟升学,陈文杰. 大豆异黄酮的合成、调控、生理生态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9): 3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