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江, 瓮巧云, 宋亚菲, 刘颖慧, 袁进成. 不同肥料配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21-26. |
[2] |
王军, 姜芸.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反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9): 134-142. |
[3] |
任丽雯,刘明春,王兴涛,丁文魁,王润元. 拔节和抽雄期水分胁迫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 17-22. |
[4] |
林柏森,张福顺. 库源比改变对甜菜含糖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6): 25-30. |
[5] |
陈中赟,盛琼,李洪权,王治海,毛智军. 单季稻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 1-5. |
[6] |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 春,王康军,黄俊宝. 基于归一化法的双季稻叶面积指数动态预测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9): 77-84. |
[7] |
陈芳,谷晓平.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0): 23-30. |
[8] |
林柏森,张福顺. 不同移栽期甜菜干物质变化的基本特点[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7): 76-81. |
[9] |
刘伟伟,潘存德,杨伊欣. 新温185号核桃疏散分层形树形冠层内透光率和叶面积指数时节变化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5): 10-15. |
[10] |
刘 明,冯 锐,纪瑞鹏,武晋雯,王宏博,于文颖. 基于MODIS-NDVI的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估算[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6): 80-87. |
[11] |
杨扬. 辽西雨养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模拟[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5): 164-170. |
[12] |
倪永静,贺群岭,李金沛,朱培培,胡 新,张丽琴,王世杰. 不同灌水次数与氮肥运筹对‘豫教5号’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 35-42. |
[13] |
徐兴阳,徐安传,王欣林,欧阳进,叶佳伟,方正粉. 基于叶形纸称重法的烤烟田间最大叶面积指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8): 46-49. |
[14] |
王雄宾,徐成立,余新晓,李 洁.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立地指数、密度、林龄关系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2): 21-25. |
[15] |
张锦朝,高志强,孙 敏. 吨田宝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8): 3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