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J].国际政治研究,2009,04:12-39,194. [2]	魏柱灯,方修琦,苏筠,等.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4,03:336-343.
 [3]	IPCC.气候变化2014:综合报告[R].日内瓦: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
 [4]	段居琦,徐新武,高清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03:197-202.
 [5]	崔利芳,任学慧.大连市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2,02:273-279.
 [6]	蔡运龙.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地理学报,1996,03:202-212.
 [7]	杨晓光,刘志娟,陈阜.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08:1562-1570.
 [8]	张强,陈丽华,王润元,等.气候变化与西北地区粮食和食品安全[J].干旱气象,2012,04:509-513.
 [9]	覃志豪,唐华俊,李文娟.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的研究前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1:1-8.
 [10]	李亚,何彤慧,璩向宁.盐池县气候要素对农牧业的影响评价及产业调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12:82-86.
 [11]	尹燕亭,侯向阳,丁勇,等.荒漠草原区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8:153-160.
 [12]	李夏子,韩国栋,郭春燕.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13:4146-4155.
 [13]	苏保胜.气候变暖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79-80.
 [14]	马建英,蒋云磊.试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安全化[J].国际论坛,2010,02:8-12,79.
 [15]	于宏源.气候变化与全球安全治理:基于问卷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6:19-32,155-156.
 [16]	张海滨.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15,04:5,11-36.
 [17]	段红霞.气候变化经济学和气候政策[J].经济学家,2009,08:68-75.
 [18]	Wang Y, Jiao J L, Li L L, et al. Discount rate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economic analysis on climate change[J].Ecological Economy,2014,01:55-65.
 [19]	He J K, Teng F, Qi Y. Towards a new climate economics: research areas and prospect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5,01:1-9.
 [20]	刘春燕,毛端谦,罗青.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0,02:91-96.
 [21]	侯国林,黄震方,台运红,等.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5,09:2837-2847.
 [22]	贺小荣, Jiang M.国外气候变化与旅游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04:100-106.
 [23]	张智,贾玉连,王鹏岭,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60年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05:663-668.
 [24]	胡利平,姚延锋,裴古娥,等.天水地区近50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9,04:651-656.
 [25]	姚延锋,朱恩超,安晶,等.天水市近63年极端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农学学报,2015,01:130-133.
 [26]	陈太根,董婕.关中平原近49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12:76-81.
 [27]	王文圣,丁晶,李跃清.水文小波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9]	何毅,王飞,穆兴民,等.近6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降水量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01:2,65-69.
 [30]	王鹏祥,杨金虎,张强,等.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西北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7,06:649-656.
 [31]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02:228-236.
 [32]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组.第二次气候变化编写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