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Vol. 38 ›› Issue (13): 90-9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913
收稿日期:
2021-09-24
修回日期:
2022-03-16
出版日期:
2022-05-05
发布日期:
2022-06-08
通讯作者:
王辉,睢宁
作者简介:
梁婕,女,2001年出生,浙江绍兴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通信地址: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百川街260号,E-mail: 基金资助:
LIANG Jie(), WANG Hui(
), SUI Ning(
)
Received:
2021-09-24
Revised:
2022-03-16
Online:
2022-05-05
Published:
2022-06-08
Contact:
WANG Hui,SUI Ning
摘要:
通过简述伞形科根茎类药用植物发生早期抽薹现象的过程,明确伞形科根茎类药用植物发生早期抽薹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推测早期抽薹与某些调控开花的基因表达能力有关。另外,认为植物体内激素合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早期抽薹现象的发生。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代谢、信号传导等过程特定基因发生差异性表达导致植物发生早期抽薹现象。提出可以从植物内源激素分子基因层面及激素作用机理出发,通过改变伞形科根茎类药用植物生长条件或施加外源性激素等人工手段有效抑制早薹率,这将对提高药用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梁婕, 王辉, 睢宁. 伞形科根茎类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90-95.
LIANG Jie, WANG Hui, SUI Ning. Early Bolting of Rhizome Medicinal Plants in Umbelliferae: Research Progres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2, 38(13): 90-95.
[1] | 黄宇晗, 许子辰, 张子凡, 等. 四川防区15种常见伞形科药用植物对森林消防员的作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1(3):123-124. |
[2] | 韦瑾, 高玉珍, 周静, 等. 中国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的收集及整理[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 44(24):5329-5335. |
[3] | 宋丽雅, 刘家水, 谈永进, 等. 白花前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宜春学院学报, 2020, 42(12):22-25. |
[4] | 宋贤勇, 柳李旺, 龚义勤, 等. 春萝卜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J]. 植物研究, 2007(2):182-185. |
[5] | 游向阳. 百合小鳞茎抽薹机理及活性调控技术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
[6] |
CARME, JULIAN, MARIA, et al.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fruiting and non-fruiting shoots in relation to fruit set in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J]. Tre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2010, 24(5):833-841.
doi: 10.1007/s00468-010-0453-6 URL |
[7] | 艾炎军. 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及甲基化修饰的差异基因筛选[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 | 樊世婷, 李云, 罗香怡, 等. 当归抽薹关键基因FT和SOC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
[9] | 张少蔓. TZP调控植物远红光信号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9. |
[10] | 马朝峰. 甘菊和毛华菊PHYA和PHYB同源基因表达分析及ClPHYB功能验证[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1] | 邹晨辉. 芥菜开花整合子SOC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 |
[12] |
COUSTHAM Vincent, LI Peijin, STRANGE Amy, et al. Quantitative modulation of polycomb silencing underlies natural variation in vernalization[J]. Science, 2012, 337:584-587.
doi: 10.1126/science.1221881 URL |
[13] | 王端莹. 春化对甜菜不育系及保持系DNA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14] | BURN J E, BAGNALL D J, METZGER J D, et al. DNA methylation, vernalization, and the initiation of flowerin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3, 90(1):287-291. |
[15] | FINNEGAN E J, GENGER R K, KOVAC K, et al. DNA methyl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lowering by vernaliz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8, 95(10):5824-5829. |
[16] | 黄珊. 当归早期抽薹分化和内源性激素变化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7] | 刘双利, 许永华, 王晓慧, 等. 防风抽薹开花的研究进展[J]. 人参研究, 2016, 28(6):52-56. |
[18] | 何婧芝. 川白芷早薹机制及美白活性初步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19] | 栗孟飞, 刘学周, 魏建和, 等. 基于生物量、活性物质积累和抗氧化能力的当归高海拔种植区域选择[J]. 中草药, 2020, 51(2):474-481. |
[20] | 白贞芳, 李萌, 王杰, 等. 当归成药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变化与早期抽薹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9, 21(11):1532-1536. |
[21] | 王紫玮. 多糖对抽薹防风药效及其药动学的影响[D]. 锦州: 锦州医科大学, 2016. |
[22] | 王义存, 李国业, 潘水站. 药用植物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0):52-53. |
[23] | 简啟萍, 郑颖, 赵仁全, 等. 不同播种期对白花前胡抽苔开花和产量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 39(3):67-70. |
[24] | 肖柳英, 苏蔚, 陈日远. WRKY转录因子在低温调控菜薹抽薹开花中的功能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8:1. |
[25] | 胡存彪. 结球白菜抽薹的激素调控及其低温春化代谢组学研究[D]. 贵阳: 贵州大学, 2016. |
[26] | 董殷鑫. 大葱春化和抽薹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
[27] | 熊国胜, 李家洋, 王永红. 植物激素调控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09, 54(18):2718-2733. |
[28] | 黎黎, 刘娟, 阳梦瑶, 等. 低温春化与光周期调控对普通白菜抽薹性状的影响[J]. 中国瓜菜, 2021, 34(5):45-51. |
[29] | 韦小敏. 暗间断延迟玉米开花的相关分子机理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2. |
[30] | 莫晓丽, 周子维, 把熠晨, 等. 茶树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6):1173-1182. |
[31] | 陈倩, 喻奇伟, 郑登峰, 等. 烟草PHYA基因的光温敏感性及生物学功能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13):4392-4400. |
[32] | 张蒙, 刘敏, 李梦倩, 等. 大蒜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41(7):1175-1187. |
[33] | 王亚丽. 玉米赤霉素响应长链非编码RNA发掘及lncRNAGARR2的功能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21. |
[34] | 罗羽洧, 解卫华, 马凯. 植物激素与果树花芽分化[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7(3):70-74. |
[35] | 蒋嘉伟. 百合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生长素含量测定及miR393b/TIR1表达分析[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8. |
[36] | 杜立言, 俞洁蕾, 周春玲. 内源激素对木本植物花芽分化影响研究进展[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8(2):79-84. |
[37] | 李根. ‘红绵蜜柚’生长素诱导相关基因CgPCNT115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38] | 宋杨, 窦连登, 张红军. 蓝莓不同品种花芽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J].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43(5):106-108,114. |
[39] | 肖瑞雪, 郭丽丽, 贾琦石, 等.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10):16-21. |
[40] | 张一冉. 脱落酸参与水杨酸诱导李果实抗冷机制的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41] | 刘晏, 李俊德, 李家儒. 脱落酸和赤霉素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J]. 生物资源, 2020, 42(2):157-163. |
[42] | 赵东岳, 郝庆秀, 康利平, 等. 伞形科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 41(1):20-23. |
[43] | 刘丽雪.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技术, 2021, 41(12):66-67. |
[44] | 高秀华, 傅向东. 赤霉素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07):1-13. |
[45] | 田晶, 赵雪媛, 谢隆聖, 等. SPL转录因子调控植物花发育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3):159-166. |
[46] | 林雨晴, 齐艳华. 生长素输出载体PIN家族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1, 56(2):151-165. |
[47] |
GUILFOYLE Tom J, GRETCHEN Hagen. Auxin response factors[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7, 10(5):453-460.
doi: 10.1016/j.pbi.2007.08.014 URL |
[48] | 张焕凯.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3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拟南芥顶端分生组织干细胞的维持[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49] | 李青青, 南文斌, 张汉马. ARF5/MONOPTEROS(MP)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36(1):197-203. |
[50] |
BHATIA Neha, BOZORG Behruz, LARSSON André, et al. Auxin acts through MONOPTEROS to regulate plant cell polarity and pattern phyllotaxis[J]. Current biology, 2016, 26(23):3202-3208.
doi: 10.1016/j.cub.2016.09.044 URL |
[51] |
CUI Yingxian, XU Zhichao, CHEN Xinlian, et al.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abscisic acid(ABA) receptor pyrabactin resistance 1-like protein(PYL) family members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YL gene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BA stress in Glycyrrhiza uralensis[J].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20, 18(8):606-611.
doi: S1875-5364(20)30072-8 pmid: 32768167 |
[52] |
NISHIMURA Noriyuki, SARKESHIK Ali, NITO Kazumasa, et al. PYR/PYL/RCAR family members are major in-vivo ABI1 protein phosphatase 2C-interacting proteins in Arabidopsis[J]. The plant journal, 2010, 61(2):290-299.
doi: 10.1111/j.1365-313X.2009.04054.x URL |
[53] | CHEN Qingbin, BAI Ling, WANG Wenjing, et al. COP1 promotes ABA-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by modulating the abundance of ABI/HAB and AHG3 phosphatases[J]. The new phytologist, 2020:2035-2049. |
[54] | 潘新波, 常瑞善, 王亚丽. 甘肃岷县当归不同部位石蜡切片的制作及比较[A].//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 2011:2. |
[55] | 赵明, 杨声, 孙永军, 等. GC-MS测定分析当归干燥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甘肃省岷县寺沟乡扎地村产当归为例[J]. 中国食品工业, 2021(16):52-53. |
[56] | 孟祥才, 孙晖, 孙小兰, 等. 直播、移栽和抽薹防风与野生防风药理作用比较[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2, 26(5):31-33. |
[57] | 陈莹, 惠楠, 童珍珍. 白芷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其挥发油的组织化学定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5(9):2162-2164. |
[58] | 谢景, 镇兰萍, 任广喜, 等. 早臺对白花前胡根部解剖结构和香豆素类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20):4861-4866. |
[59] | 陆则权, 张金文, 任丽蓉, 等. 当归抽薹植株生理生化特征分析[J]. 中草药, 2011, 42(11):2326-2329. |
[60] | 原牡丹, 侯智霞, 翟明普, 等. IAA分解代谢相关酶(IAAO、POD)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8):88-92. |
[61] | 郑钧伦, 罗琼, 李子彤, 等. 蓖麻生长素外输载体PIN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4(5):88-99. |
[62] | 朱玉野, 董丽华, 朱继孝, 等. 防风抽薹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分析[J]. 中草药, 2014, 45(13):1924-1927. |
[63] | 侯凯. 川白芷资源评价与植物激素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
[64] | 王玉琴. 当归抽薹与内源激素和其他生理特性的关系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3. |
[65] | 张珍芳. 当归早期抽薹相关激素及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分析[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1. |
[66] | 金素奎. 当归提前抽薹的生理机制与防止措施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3. |
[67] |
LIN Qibing, ZHANG Zhe, WU Fuqing, et al. The APC/CTE E3 ubiquitin ligase complex mediates the antagonistic regulation of root growth and tillering by ABA and GA[J]. The plant cell, 2020, 32(6):1973-1987.
doi: 10.1105/tpc.20.00101 pmid: 32265265 |
[68] | 曹思思, 史磊, 孙佳琳, 等. 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1, 35(1):95-102. |
[69] | 张丹, 木盼盼, 郭梅, 等. 基于防风皮部和木部色原酮含量差异探讨抽薹防风的药用价值[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 44(18):3948-3953. |
[70] | 张珍芳, 崔景荣, 朱燕, 等. 防风及其地区习用品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 1989(1):20-22,79. |
[71] | 李肖莉. 白花前胡抽薹前后香豆素类含量测定及比较转录组分析[D]. 合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1] | 黄浩, 谢晋, 袁文彬, 王初亮, 陈坤华, 曾繁东, 梁增发, 苏诏, 王维. 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根系特征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51-57. |
[2] | 徐翎清, 李佳佳, 常晓, 张云龙, 刘大丽. 土壤氮矿化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97-101. |
[3] | 王永江, 王爽, 乔奇, 田雨婷. ‘商薯19’静置水培营养液的筛选与内源激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99-105. |
[4] | 吴文. 切根对乌桕容器苗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25-29. |
[5] | 杨帆, 郭莉娜, 董美超, 王自然, 付小猛, 李丹萍, 杨虹霞, 高俊燕, 周东果. 基质对西番莲扦插苗生根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8): 68-71. |
[6] | 王政, 刘久羽, 阚宏伟, 黄劭理, 李智, 董树超, 刘杨旭, 李晓婷, 杨晓斌, 李先才. 氮肥运筹对‘红大’烤烟根系形态与烟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7. |
[7] | 苏泽春, 和加卫, 杨正松, 和志娇, 杨雅涵, 和文佳. 蓝莓反季成花机理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37-42. |
[8] | 张炜, 杨居东, 谭龙, 郭盛磊, 孙阎. 双鸭山市岭东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77-85. |
[9] | 郭子赫, 杨恒山, 赵培军, 张玉芹, 刘晶, 包额尔敦, 张瑞富, 李媛媛, 李丹丹, 秦江. 浅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12-19. |
[10] | 韩卓君, 崔晶晶, 潘恒艳, 李有为, 那明辉, 宋柏权, 周建朝, 王秋红. 低氮高效红甜菜形态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20-29. |
[11] | 李霞, 潘晨, 王小燕, 侯俊, 杨军, 李瑞, 漆栋良. 施氮对涝渍胁迫下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1-6. |
[12] | 陈芳玲, 樊娅萍, 贺苗苗, 王倡宪. 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55-60. |
[13] | 邢起铭, 金文杰, 周利斌, 李文建, 刘瑞媛, 马建忠. 植物根际促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46-52. |
[14] | 王因花, 任飞, 李庆华, 翟国锋, 臧真荣, 吴德军, 燕丽萍, 姚俊修. 接骨木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26-31. |
[15] | 王占斌, 周暄, 马鑫博, 王靖琳.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75-8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