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Vol. 38 ›› Issue (19): 77-8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162
收稿日期:
2022-03-09
修回日期:
2022-05-13
出版日期:
2022-07-05
发布日期:
2022-07-13
通讯作者:
孙阎
作者简介:
张炜,女,1997年出生,安徽安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E-mail: 基金资助:
ZHANG Wei1(), YANG Judong2, TAN Long2, GUO Shenglei2, SUN Yan1(
)
Received:
2022-03-09
Revised:
2022-05-13
Online:
2022-07-05
Published:
2022-07-13
Contact:
SUN Yan
摘要:
为探究双鸭山市岭东区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及其植物区系组成与相邻地区的亲缘关系,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结合植物地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岭东区共有药用维管植物71科199属272种,以被子植物占优势;在科属组成上以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构成该区植物主体;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药用部位主要以全草入药;重点调查品种共36种,总蕴藏量为1808736.85 kg。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丰富,以温带性质成分为主,多种成分共存;岭东区的R/T值最低,温带成分最高,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岭东区与鹤岗的亲缘关系最近。岭东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生活型、药用部位与科属的地理成分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其植物区系的亲缘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中图分类号:
张炜, 杨居东, 谭龙, 郭盛磊, 孙阎. 双鸭山市岭东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77-85.
ZHANG Wei, YANG Judong, TAN Long, GUO Shenglei, SUN Yan. Investigation and Floristic Analysis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Lingdong District of Shuangyashan City[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2, 38(19): 77-85.
科类型 | 科 | 种 | 举例 | |||
---|---|---|---|---|---|---|
数量 | 占比/% | 数量 | 占比/% | |||
单种科(1种) | 32 | 45.07 | 32 | 11.40 | 川续断科、杜鹃花科、防己科等 | |
寡种科(2~5种) | 28 | 39.44 | 88 | 32.35 | 松科、罂粟科、玄参科等 | |
中等科(6~10种) | 5 | 7.04 | 36 | 13.24 | 石竹科、伞形科、蓼科等 | |
较大科(11~20种) | 5 | 7.04 | 83 | 30.51 | 豆科、毛茛科、蔷薇科等 | |
大科(≥21种) | 1 | 1.41 | 34 | 12.50 | 菊科 |
科类型 | 科 | 种 | 举例 | |||
---|---|---|---|---|---|---|
数量 | 占比/% | 数量 | 占比/% | |||
单种科(1种) | 32 | 45.07 | 32 | 11.40 | 川续断科、杜鹃花科、防己科等 | |
寡种科(2~5种) | 28 | 39.44 | 88 | 32.35 | 松科、罂粟科、玄参科等 | |
中等科(6~10种) | 5 | 7.04 | 36 | 13.24 | 石竹科、伞形科、蓼科等 | |
较大科(11~20种) | 5 | 7.04 | 83 | 30.51 | 豆科、毛茛科、蔷薇科等 | |
大科(≥21种) | 1 | 1.41 | 34 | 12.50 | 菊科 |
属类型 | 属 | 种 | 举例 | |||
---|---|---|---|---|---|---|
数量 | 占比/% | 数量 | 占比/% | |||
单种属(1种) | 151 | 75.88 | 151 | 55.51 | 蓝盆花属、凤仙花属、胡桃属等 | |
寡种属(2~5种) | 46 | 23.12 | 109 | 40.07 | 委陵菜属、堇菜属、铁线莲属等 | |
中等属(6~10种) | 2 | 1 | 12 | 4.42 | 蒿属、蓼属 |
属类型 | 属 | 种 | 举例 | |||
---|---|---|---|---|---|---|
数量 | 占比/% | 数量 | 占比/% | |||
单种属(1种) | 151 | 75.88 | 151 | 55.51 | 蓝盆花属、凤仙花属、胡桃属等 | |
寡种属(2~5种) | 46 | 23.12 | 109 | 40.07 | 委陵菜属、堇菜属、铁线莲属等 | |
中等属(6~10种) | 2 | 1 | 12 | 4.42 | 蒿属、蓼属 |
类别 | 生活型 | 种数 | 占总种数比例/% | 举例 |
---|---|---|---|---|
草本 | 一年生 | 29 | 10.66 | 鸭跖草、透茎冷水花、反枝苋等 |
多年生 | 186 | 68.38 | 荷青花、远志、白鲜等 | |
草质藤本 | 2 | 0.74 | 赤瓟、辣蓼铁线莲 | |
木本 | 乔木 | 27 | 9.93 | 黄檗、春榆、山杨等 |
半灌木或小半灌木 | 1 | 0.37 | 白莲蒿 | |
灌木 | 25 | 9.19 | 黄芦木、毛榛、刺五加等 | |
木质藤本 | 2 | 0.74 | 山葡萄、五味子 |
类别 | 生活型 | 种数 | 占总种数比例/% | 举例 |
---|---|---|---|---|
草本 | 一年生 | 29 | 10.66 | 鸭跖草、透茎冷水花、反枝苋等 |
多年生 | 186 | 68.38 | 荷青花、远志、白鲜等 | |
草质藤本 | 2 | 0.74 | 赤瓟、辣蓼铁线莲 | |
木本 | 乔木 | 27 | 9.93 | 黄檗、春榆、山杨等 |
半灌木或小半灌木 | 1 | 0.37 | 白莲蒿 | |
灌木 | 25 | 9.19 | 黄芦木、毛榛、刺五加等 | |
木质藤本 | 2 | 0.74 | 山葡萄、五味子 |
序号 | 药材名 | 基源植物名 | 科名 | 拉丁名 | 入药部位 | 蕴藏量/kg |
---|---|---|---|---|---|---|
1 | 木贼 | 木贼 | 木贼科 | Equisetum hiemale | 全草类 | 256493.88 |
2 | 绵马贯众 | 粗茎鳞毛蕨 | 鳞毛蕨科 |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 根及根茎类 | 112925.18 |
3 | 萹蓄 | 萹蓄 | 蓼科 | Polygonum aviculare | 全草类 | 7343.95 |
4 | 杠板归 | 杠板归 | 蓼科 | Polygonum perfoliatum | 全草类 | 116.84 |
5 | 瞿麦 | 石竹 | 石竹科 | Dianthus chinensis | 其它类 | 2066.48 |
6 | 五味子 | 五味子 | 木兰科 | Schisandra chinensis | 果实和种子类 | 51814.60 |
7 | 升麻 | 兴安升麻 | 毛茛科 | Cimicifuga dahurica | 根及根茎类 | 54543.15 |
8 | 威灵仙 | 棉团铁线莲 | 毛茛科 | Clematis hexapetala | 根及根茎类 | 202.67 |
9 | 白头翁 | 白头翁 | 毛茛科 | Pulsatilla chinensis | 根及根茎类 | 464.96 |
10 | 赤芍 | 芍药 | 毛茛科 | Paeonia lactiflora | 根及根茎类 | 550.80 |
11 | 北豆根 | 蝙蝠葛 | 防己科 | Menispermum dauricum | 根及根茎类 | 7095.97 |
12 | 白屈菜 | 白屈菜 | 罂粟科 | Chelidonium majus | 全草类 | 17565.08 |
13 | 葶苈子 | 独行菜 | 十字花科 | Lepidium apetalum | 果实和种子类 | 125.58 |
14 | 仙鹤草 | 龙芽草 | 蔷薇科 | Agrimonia pilosa | 全草类 | 39640.65 |
15 | 山楂 | 山楂 | 蔷薇科 | Crataegus pinnatifida | 果实和种子类 | 12077.78 |
16 | 蓝布正 | 路边青 | 蔷薇科 | Geum aleppicum | 全草类 | 129464.97 |
17 | 委陵菜 | 委陵菜 | 蔷薇科 | Potentilla chinensis | 全草类 | 9257.67 |
18 | 地榆 | 地榆 | 蔷薇科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 根及根茎类 | 19951.23 |
19 | 苦参 | 苦参 | 豆科 | Sophora flavescens | 根及根茎类 | 1239.89 |
20 | 白鲜皮 | 白鲜 | 芸香科 | Dictamnus dasycarpus | 根及根茎类 | 79054.78 |
21 | 关黄柏 | 黄檗 | 芸香科 | Phellodendron amurense | 皮类 | 9776.04 |
22 | 远志 | 远志 | 远志科 | Polygala tenuifolia | 根及根茎类 | 19.87 |
23 | 刺五加 | 刺五加 | 五加科 |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 根及根茎类 | 38150.40 |
24 | 满山红 | 兴安杜鹃 | 杜鹃花科 | Rhododendron dauricum | 叶类 | 210224.60 |
25 | 暴马子皮 | 暴马丁香 | 木犀科 | 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 皮类 | 508621.13 |
26 | 车前草 | 车前 | 车前科 | Plantago asiatica | 全草类 | 14163.34 |
27 | 车前草 | 平车前 | 车前科 | Plantago depressa | 全草类 | 10415.06 |
28 | 南沙参 | 轮叶沙参 | 桔梗科 | Adenophora tetraphylla | 根及根茎类 | 76110.05 |
29 | 桔梗 | 桔梗 | 桔梗科 |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 根及根茎类 | 2241.34 |
30 | 牛蒡根 | 牛蒡 | 菊科 | Arctium lappa | 根及根茎类 | 1905.93 |
31 | 青蒿根 | 黄花蒿 | 菊科 | Artemisia annua | 根及根茎类 | 467.34 |
32 | 豨莶草 | 腺梗豨莶 | 菊科 | Siegesbeckia pubescens | 全草类 | 4645.61 |
33 | 蒲公英 | 蒲公英 | 菊科 | Taraxacum mongolicum | 全草类 | 2304.92 |
34 | 玉竹 | 玉竹 | 百合科 | Polygonatum odoratum | 根及根茎类 | 46996.52 |
35 | 穿山龙 | 穿龙薯蓣 | 薯蓣科 | Dioscorea nipponica | 根及根茎类 | 80433.76 |
36 | 鸭跖草 | 鸭跖草 | 鸭跖草科 | Commelina communis | 全草类 | 264.83 |
序号 | 药材名 | 基源植物名 | 科名 | 拉丁名 | 入药部位 | 蕴藏量/kg |
---|---|---|---|---|---|---|
1 | 木贼 | 木贼 | 木贼科 | Equisetum hiemale | 全草类 | 256493.88 |
2 | 绵马贯众 | 粗茎鳞毛蕨 | 鳞毛蕨科 |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 根及根茎类 | 112925.18 |
3 | 萹蓄 | 萹蓄 | 蓼科 | Polygonum aviculare | 全草类 | 7343.95 |
4 | 杠板归 | 杠板归 | 蓼科 | Polygonum perfoliatum | 全草类 | 116.84 |
5 | 瞿麦 | 石竹 | 石竹科 | Dianthus chinensis | 其它类 | 2066.48 |
6 | 五味子 | 五味子 | 木兰科 | Schisandra chinensis | 果实和种子类 | 51814.60 |
7 | 升麻 | 兴安升麻 | 毛茛科 | Cimicifuga dahurica | 根及根茎类 | 54543.15 |
8 | 威灵仙 | 棉团铁线莲 | 毛茛科 | Clematis hexapetala | 根及根茎类 | 202.67 |
9 | 白头翁 | 白头翁 | 毛茛科 | Pulsatilla chinensis | 根及根茎类 | 464.96 |
10 | 赤芍 | 芍药 | 毛茛科 | Paeonia lactiflora | 根及根茎类 | 550.80 |
11 | 北豆根 | 蝙蝠葛 | 防己科 | Menispermum dauricum | 根及根茎类 | 7095.97 |
12 | 白屈菜 | 白屈菜 | 罂粟科 | Chelidonium majus | 全草类 | 17565.08 |
13 | 葶苈子 | 独行菜 | 十字花科 | Lepidium apetalum | 果实和种子类 | 125.58 |
14 | 仙鹤草 | 龙芽草 | 蔷薇科 | Agrimonia pilosa | 全草类 | 39640.65 |
15 | 山楂 | 山楂 | 蔷薇科 | Crataegus pinnatifida | 果实和种子类 | 12077.78 |
16 | 蓝布正 | 路边青 | 蔷薇科 | Geum aleppicum | 全草类 | 129464.97 |
17 | 委陵菜 | 委陵菜 | 蔷薇科 | Potentilla chinensis | 全草类 | 9257.67 |
18 | 地榆 | 地榆 | 蔷薇科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 根及根茎类 | 19951.23 |
19 | 苦参 | 苦参 | 豆科 | Sophora flavescens | 根及根茎类 | 1239.89 |
20 | 白鲜皮 | 白鲜 | 芸香科 | Dictamnus dasycarpus | 根及根茎类 | 79054.78 |
21 | 关黄柏 | 黄檗 | 芸香科 | Phellodendron amurense | 皮类 | 9776.04 |
22 | 远志 | 远志 | 远志科 | Polygala tenuifolia | 根及根茎类 | 19.87 |
23 | 刺五加 | 刺五加 | 五加科 |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 根及根茎类 | 38150.40 |
24 | 满山红 | 兴安杜鹃 | 杜鹃花科 | Rhododendron dauricum | 叶类 | 210224.60 |
25 | 暴马子皮 | 暴马丁香 | 木犀科 | 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 皮类 | 508621.13 |
26 | 车前草 | 车前 | 车前科 | Plantago asiatica | 全草类 | 14163.34 |
27 | 车前草 | 平车前 | 车前科 | Plantago depressa | 全草类 | 10415.06 |
28 | 南沙参 | 轮叶沙参 | 桔梗科 | Adenophora tetraphylla | 根及根茎类 | 76110.05 |
29 | 桔梗 | 桔梗 | 桔梗科 |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 根及根茎类 | 2241.34 |
30 | 牛蒡根 | 牛蒡 | 菊科 | Arctium lappa | 根及根茎类 | 1905.93 |
31 | 青蒿根 | 黄花蒿 | 菊科 | Artemisia annua | 根及根茎类 | 467.34 |
32 | 豨莶草 | 腺梗豨莶 | 菊科 | Siegesbeckia pubescens | 全草类 | 4645.61 |
33 | 蒲公英 | 蒲公英 | 菊科 | Taraxacum mongolicum | 全草类 | 2304.92 |
34 | 玉竹 | 玉竹 | 百合科 | Polygonatum odoratum | 根及根茎类 | 46996.52 |
35 | 穿山龙 | 穿龙薯蓣 | 薯蓣科 | Dioscorea nipponica | 根及根茎类 | 80433.76 |
36 | 鸭跖草 | 鸭跖草 | 鸭跖草科 | Commelina communis | 全草类 | 264.83 |
分布区类型 | 科数 | 占非世界广布科比例/% |
---|---|---|
1.广布(世界广布) | 31 | — |
2.泛热带(热带广布) | 14 | 42.42 |
2-2.热带亚洲-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南美洲) 分布 | 1 | 3.03 |
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 | 1 | 3.03 |
8.北温带分布 | 3 | 9.09 |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 | 9 | 27.27 |
8-5.欧亚和南美洲温带间断分布 | 1 | 3.03 |
9.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 | 2 | 6.06 |
10.旧世界温带分布 | 1 | 3.03 |
14.东亚分布 | 1 | 3.03 |
总计 | 64 | 100 |
分布区类型 | 科数 | 占非世界广布科比例/% |
---|---|---|
1.广布(世界广布) | 31 | — |
2.泛热带(热带广布) | 14 | 42.42 |
2-2.热带亚洲-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南美洲) 分布 | 1 | 3.03 |
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 | 1 | 3.03 |
8.北温带分布 | 3 | 9.09 |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 | 9 | 27.27 |
8-5.欧亚和南美洲温带间断分布 | 1 | 3.03 |
9.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 | 2 | 6.06 |
10.旧世界温带分布 | 1 | 3.03 |
14.东亚分布 | 1 | 3.03 |
总计 | 64 | 100 |
分布区类型 | 属数 | 占非世界分布属比例/% |
---|---|---|
1.世界分布 | 29 | — |
2.泛热带分布 | 7 | 4.32 |
2-2.热带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 | 2 | 1.23 |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2 | 1.23 |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 1 | 0.62 |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 2 | 1.23 |
8.北温带分布 | 56 | 34.57 |
8-2.北极-高山分布 | 1 | 0.62 |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全温带” | 29 | 17.90 |
8-5.欧亚和南美间断分布 | 3 | 1.85 |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 14 | 8.64 |
9-1.东亚和墨西哥间断分布 | 1 | 0.62 |
10.旧世界温带分布 | 19 | 11.73 |
10-1.地中海区、西亚(或中亚)和东亚间断分布 | 3 | 1.85 |
10-3.欧亚和南部非洲(有时也在大洋洲)间断分布 | 4 | 2.47 |
11.温带亚洲分布 | 3 | 1.85 |
14.东亚分布 | 7 | 4.32 |
14SJ.中国-日本分布 | 8 | 4.94 |
总计 | 191 | 100 |
分布区类型 | 属数 | 占非世界分布属比例/% |
---|---|---|
1.世界分布 | 29 | — |
2.泛热带分布 | 7 | 4.32 |
2-2.热带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 | 2 | 1.23 |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2 | 1.23 |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 1 | 0.62 |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 2 | 1.23 |
8.北温带分布 | 56 | 34.57 |
8-2.北极-高山分布 | 1 | 0.62 |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全温带” | 29 | 17.90 |
8-5.欧亚和南美间断分布 | 3 | 1.85 |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 14 | 8.64 |
9-1.东亚和墨西哥间断分布 | 1 | 0.62 |
10.旧世界温带分布 | 19 | 11.73 |
10-1.地中海区、西亚(或中亚)和东亚间断分布 | 3 | 1.85 |
10-3.欧亚和南部非洲(有时也在大洋洲)间断分布 | 4 | 2.47 |
11.温带亚洲分布 | 3 | 1.85 |
14.东亚分布 | 7 | 4.32 |
14SJ.中国-日本分布 | 8 | 4.94 |
总计 | 191 | 100 |
分布区类型 | 大青沟 | 松树山 | 阿鲁科尔沁 | 鸡西 | 岭东 | 庆安 | 桦川 | 富锦 | 鹤岗 | |
---|---|---|---|---|---|---|---|---|---|---|
T2 | 泛热带分布 | 12.50 | 10.21 | 12.94 | 7.81 | 5.52 | 9.02 | 8.19 | 8.54 | 8.85 |
T3 |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0.38 | 0.43 | 0.59 | 1.56 | 1.23 | 2.26 | 0.58 | 1.01 | 0.52 |
T4 | 旧世界热带分布 | 1.52 | 1.71 | 0.59 | 2.34 | 0 | 1.50 | 1.75 | 1.01 | 1.56 |
T5 |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 0.76 | 0 | 0 | 0.78 | 0.61 | 0.75 | 0.58 | 0.50 | 0.52 |
T6 |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 2.27 | 0.85 | 2.94 | 1.56 | 1.23 | 0.75 | 0 | 1.51 | 0.52 |
T7 | 热带亚洲分布 | 0.76 | 0.85 | 1.18 | 0.78 | 0.61 | 0.75 | 0.58 | 0.50 | 2.08 |
T8 | 北温带分布 | 47.73 | 42.98 | 38.82 | 45.31 | 54.60 | 47.37 | 53.22 | 52.26 | 50.26 |
T9 |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 4.92 | 3.41 | 4.71 | 6.25 | 9.20 | 9.02 | 7.60 | 6.03 | 8.33 |
T10 | 旧世界温带分布 | 14.39 | 21.28 | 17.65 | 21.09 | 15.95 | 18.05 | 16.96 | 19.10 | 15.63 |
T11 | 温带亚洲分布 | 4.92 | 8.51 | 9.41 | 3.13 | 1.84 | 2.26 | 4.09 | 3.52 | 4.69 |
T12 | 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 | 1.89 | 4.26 | 4.71 | 0 | 0 | 0 | 0 | 0 | 0 |
T13 | 中亚分布 | 2.27 | 2.13 | 2.94 | 0.56 | 0 | 0 | 0 | 0 | 0 |
T14 | 东亚分布 | 4.92 | 2.13 | 2.35 | 8.59 | 9.20 | 8.27 | 6.43 | 6.03 | 7.29 |
T15 | 中国特有分布 | 0.76 | 1.28 | 1.18 | 0 | 0 | 0 | 0 | 0 | 0 |
分布区类型 | 大青沟 | 松树山 | 阿鲁科尔沁 | 鸡西 | 岭东 | 庆安 | 桦川 | 富锦 | 鹤岗 | |
---|---|---|---|---|---|---|---|---|---|---|
T2 | 泛热带分布 | 12.50 | 10.21 | 12.94 | 7.81 | 5.52 | 9.02 | 8.19 | 8.54 | 8.85 |
T3 |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0.38 | 0.43 | 0.59 | 1.56 | 1.23 | 2.26 | 0.58 | 1.01 | 0.52 |
T4 | 旧世界热带分布 | 1.52 | 1.71 | 0.59 | 2.34 | 0 | 1.50 | 1.75 | 1.01 | 1.56 |
T5 |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 0.76 | 0 | 0 | 0.78 | 0.61 | 0.75 | 0.58 | 0.50 | 0.52 |
T6 |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 2.27 | 0.85 | 2.94 | 1.56 | 1.23 | 0.75 | 0 | 1.51 | 0.52 |
T7 | 热带亚洲分布 | 0.76 | 0.85 | 1.18 | 0.78 | 0.61 | 0.75 | 0.58 | 0.50 | 2.08 |
T8 | 北温带分布 | 47.73 | 42.98 | 38.82 | 45.31 | 54.60 | 47.37 | 53.22 | 52.26 | 50.26 |
T9 |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 4.92 | 3.41 | 4.71 | 6.25 | 9.20 | 9.02 | 7.60 | 6.03 | 8.33 |
T10 | 旧世界温带分布 | 14.39 | 21.28 | 17.65 | 21.09 | 15.95 | 18.05 | 16.96 | 19.10 | 15.63 |
T11 | 温带亚洲分布 | 4.92 | 8.51 | 9.41 | 3.13 | 1.84 | 2.26 | 4.09 | 3.52 | 4.69 |
T12 | 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 | 1.89 | 4.26 | 4.71 | 0 | 0 | 0 | 0 | 0 | 0 |
T13 | 中亚分布 | 2.27 | 2.13 | 2.94 | 0.56 | 0 | 0 | 0 | 0 | 0 |
T14 | 东亚分布 | 4.92 | 2.13 | 2.35 | 8.59 | 9.20 | 8.27 | 6.43 | 6.03 | 7.29 |
T15 | 中国特有分布 | 0.76 | 1.28 | 1.18 | 0 | 0 | 0 | 0 | 0 | 0 |
[1] | 张玮玮, 王紫艳. 晋北朔城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21, 49(8):990-994. |
[2] | 吴修红, 李奇遥, 刘磊, 等. 黑龙江省庆安县药用植物组成分析与评价[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 42(9):904-908. |
[3] | 顾小琳, 王怡然, 韦柳仲, 等. 黑龙江省桦川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2):69-75. |
[4] | 李娜, 孙海峰, 魏明钰, 等. 黑龙江省鸡西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药材, 2021(8):1832-1836. |
[5] | 黄璐琦, 王永炎.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53-258. |
[6]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
[7] | 傅沛云. 东北植物检索表(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24-892. |
[8] |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77-1547. |
[9]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
[10] | 吴征镒.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J]. 云南植物研究, 2003(5):535-538. |
[11] |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1(S4):1-139. |
[12] | 沈泽昊, 张新时. 中国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其空间格局的数量分析[J]. 植物分类学报, 2000(4):366-380. |
[13] | 马克平, 高贤明, 于顺利. 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与若干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J]. 植物研究, 1995(4):501-515. |
[14] | 徐国钧. 中国药材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43-48. |
[15] | 韩胜利. 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
[16] | 岳秀贤, 钟晓云, 李慧琳, 等. 内蒙古松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 43(1):28-32. |
[17] | 苏亚拉图.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
[18] | 李娜, 孙海峰, 魏明钰, 等. 黑龙江省鸡西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药材, 2021(8):1832-1836. |
[19] | 周璇, 孙海峰, 牟喜君, 等. 黑龙江省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 27(6):6-9. |
[20] | 韦柳仲. 鹤岗市东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D].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21. |
[21] | 吴征镒.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J]. 云南植物研究, 1979(1):1-20. |
[22] | 于爽, 曲秀春, 张永乐, 等. 黑龙江省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2):42-48. |
[23] | 戚淑威, 杨少华, 汤王外, 等. 永胜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28-34. |
[1] | 董红业, 徐婷, 刘文豪, 李强, 柳延涛.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26-30. |
[2] | 余忠浩, 周伟, 李志刚, 李资文, 贾娟霞, 周亚星. 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主要性状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14-21. |
[3] | 赵丽娟, 只佳增, 张建春, 杜浩, 周劲松, 刘学敏, 张荣琴. 香蕉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 56-64. |
[4] | 宋垚, 王辉. 基于DNA序列的‘和田’玫瑰遗传背景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8): 36-40. |
[5] | 赖佳, 韦树谷, 黄玲, 盛玉珍, 刘勇, 张骞方, 叶鹏盛.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抽薹性状鉴定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8): 41-47. |
[6] | 罗玉兰, 张国兵, 张冬梅. 基于表型性状的紫藤品种资源分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52-59. |
[7] | 张紫若, 马佳洁, 高秋雨, 吴则东. 利用DAMD分子标记构建甜菜品种的分子身份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21-26. |
[8] | 李王胜, 王雪倩, 尹希龙, 石杨, 兴旺. 甜菜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指标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17-23. |
[9] | 张梦飞, 李爽, 李运盛, 马海霞, 刘悦秋. 9种绿化树种幼苗抗旱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38-46. |
[10] | 黄敏, 布卡·欧尔娜, 宋梅, 杜晶, 毛鹏志, 李泽民. 新疆奎屯垦区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25-29. |
[11] | 张佳琦, 郭宗珊, 刘长华, 李荣田.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1-9. |
[12] | 宋红玲, 杨进文, 李宁, 史雨刚.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1-6. |
[13] | 梁婕, 王辉, 睢宁. 伞形科根茎类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90-95. |
[14] | 陈芳玲, 樊娅萍, 贺苗苗, 王倡宪. 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55-60. |
[15] | 朱明霞, 白婷, 靳玉龙, 王姗姗, 刘小娇, 张玉红. 不同青稞品种风味物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146-15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