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翁殊斐, 黎彩敏, 庞瑞君. 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园林树木健康评价体系[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1):177-181. | 
																													
																						| [2] | 谢媛媛, 吴海龙, 黄灏峰, 等. 北京古树健康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6):71-75. | 
																													
																						| [3] |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北京林业大学, 等. DB11/T 1113-14,古树名木健康快速诊断技术规程[S]. 北京: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2. | 
																													
																						| [4] | 马履一. 油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79-89. | 
																													
																						| [5] | 吴娜. 油松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对策探究[J]. 广东蚕业, 2022, 56(3):43-45. | 
																													
																						| [6] | 王敬贤, 王建军. 油松病虫害发生特征及防治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21(1):38-44. | 
																													
																						| [7] | 国润才, 冯伟, 高永, 等. 包头市区油松针叶"红化"及虫害成因探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12):147-151. | 
																													
																						| [8] | 章银柯, 楼晓明, 于炜, 等. 古树健康状况诊断技术初探[J]. 现代园艺, 2019(21):208-210. | 
																													
																						| [9] | 叶有华, 虞依娜, 彭少麟, 等. 澳门松山公园树木健康评估[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9, 17(2):131-136. | 
																													
																						| [10] | 田黎明, 向星政, 袁学文. 天安门地区行道油松衰死原因分析及更换、复壮、后期养护技术措施研究[J]. 北京园林, 2011, 27(2):25-30. | 
																													
																						| [11] | 杨连喜. 北京地区绿地内油松生长势弱的原因与复壮措施[J]. 北京农业, 2011(10):122-123. | 
																													
																						| [12] | 朱祎珍. 城市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 2021, 46(1):48-51. | 
																													
																						| [13] | 陈峻崎. 北京市古树健康评价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 
																													
																						| [14] | 吴焕忠, 蔡壖. 古树价值计量评价的研究[J]. 林业建设, 2010(1):31-35. | 
																													
																						| [15] | 严朝东, 苏纯兰, 孔爱冬, 等. 东莞市古树名木无损诊断和健康评价[J]. 广东林业科技, 2021, 37(6):155-162. | 
																													
																						| [16] | 赵亚男. 沈阳市东陵公园古油松健康评价[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 | 
																													
																						| [17] | 金星, 孙宾, 聂立水, 等. 北京松山保护区油松健康标准评价体系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42(17):47-51. | 
																													
																						| [18] | 刘嘉, 杨莉雷, 陆小平. 苏州城区古树名木的树势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36):20806-20809. | 
																													
																						| [19] | MATTHECK C, BRELOER H. The body language of trees: A handbook for failure analysis[M].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1993:203. | 
																													
																						| [20] | MARTINIS R, SOCOO L V, SAMBUELLI L, et al.  Tomographie ultrasonore pour les arbressur pied Ann[J]. Forensic science, 2004(61):157-162. | 
																													
																						| [21] | 李琳. 古树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0):103-105. | 
																													
																						| [22] | 顾伟宏, 闵昆龙, 周秀明. 探地雷达在林木无损检测应用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5):345-347. | 
																													
																						| [23] | 李大鹏. 浅谈不同立地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以中国园林博物馆为例[J]. 中国园林博物馆学刊, 2021(1):132-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