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9): 93-102.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83
朱永宁1,2(), 李阳1,2, 李剑萍1,2(
), 南学军1,2, 杜宏娟1, 葛静3, 马阳1, 李建秀4, 杨松5
ZHU Yongning1,2(), LI Yang1,2, LI Jianping1,2(
), NAN Xuejun1,2, DU Hongjuan1, GE Jing3, MA Yang1, LI Jianxiu4, YANG Song5
摘要:
为了探讨宁夏引黄灌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不同复种模式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农业气象灾害频率,进而精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复种模式在引黄灌区推广的气候可行性,为引黄灌区优化作物布局结构、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支撑。2019—2020年,在宁夏吴忠市对冬小麦—水稻、冬小麦—青贮玉米、冬牧草—水稻、春小麦—饲草大麦、饲草大麦—向日葵和冬牧草-青贮玉米6种复种模式开展大田交叉试验,以气象数据、田间试验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各种复种模式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探究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复种模式大面积推广的气候可行性。结果表明:1971—2020年,宁夏引黄灌区热量资源显著增加,日照资源和降水资源变化不明显,复种模式的光能利用率和光温资源利用率分别比现有单种模式的高0.16%、18.66%。结合气候资源保证率和农业气象灾害(冬小麦/冬牧草越冬冻害、小麦干热风、水稻低温冷害,青贮玉米高温热害/倒伏)发生频率,得到6种复种模式在不同区域的可推广性:冬牧草—水稻适合在贺兰、银川、利通区和大武口区推广,在惠农、陶乐、永宁、中宁、平罗和青铜峡可小范围试种;冬小麦—水稻可在利通区推广,在青铜峡、中宁、永宁和银川小范围试种;冬小麦—青贮玉米适合在利通区、青铜峡和中宁可推广,永宁和银川可将这种模式作为“两年三熟制”的选择;春小麦—饲草大麦、饲草大麦—向日葵和冬牧草—青贮玉米在宁夏引黄灌区各地均可推广。气候变暖为宁夏引黄灌区开展复种提供了有利条件,现有的单种模式的光能利用率和光温资源利用率平均值均低于复种模式,各地发生农业气象灾害频率不同,应因地制宜地推广复种模式,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