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 158-164.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09
• 畜牧·动物医学·蚕·蜂 • 上一篇
        
               		韩军1( ), 薛焘2, 胡宇1, 何永涛1, 梁欢欢1, 晁孝荣3, 贠慧玲4, 田福平1(
), 薛焘2, 胡宇1, 何永涛1, 梁欢欢1, 晁孝荣3, 贠慧玲4, 田福平1( )
)
                  
        
        
        
        
    
收稿日期:2023-02-15
									
				
											修回日期:2023-05-22
									
				
									
				
											出版日期:2024-01-17
									
				
											发布日期:2024-01-1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韩军,男,1994年出生,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抗旱保肥与草地生态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335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E-mail:1910119546@qq.com。
基金资助:
        
               		HAN  Jun1( ), XUE  Tao2, HU  Yu1, HE  Yongtao1, LIANG  Huanhuan1, CHAO  Xiaorong3, YUN  Huiling4, TIAN  Fuping1(
), XUE  Tao2, HU  Yu1, HE  Yongtao1, LIANG  Huanhuan1, CHAO  Xiaorong3, YUN  Huiling4, TIAN  Fuping1( )
)
			  
			
			
			
                
        
    
Received:2023-02-15
									
				
											Revised:2023-05-22
									
				
									
				
											Published-:2024-01-17
									
				
											Online:2024-01-17
									
			摘要:
保水剂是一类具有快速吸水,缓慢释水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但在牧草生产、天然草地恢复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通过对国内外保水剂相关研究的分析,阐明保水剂的作用机制、保水剂在牧草生产及沙化治理中的作用效果和应用前景,旨为保水剂在牧草生产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韩军, 薛焘, 胡宇, 何永涛, 梁欢欢, 晁孝荣, 贠慧玲, 田福平. 保水剂在牧草生产和草地沙化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58-164.
HAN Jun, XUE Tao, HU Yu, HE Yongtao, LIANG Huanhuan, CHAO Xiaorong, YUN Huiling, TIAN Fuping.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spect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in Forage Produc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3): 158-164.
| [1] | 山仑, 黄占斌, 张岁岐. 节水农业[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21-25. | 
| [2] | 周莹, 尚志强, 贾彪. 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内蒙古水利, 2012(4):37-39. | 
| [3] | 王兆华, 李立科, 赵二龙, 等.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0):4202-4204. | 
| [4] | 任继周, 南志标, 郝敦元. 草业系统中的界面论[J]. 草业学报, 2000, 9(1):1-8. | 
| [5] | 鲁春霞, 谢高地, 成升魁, 等. 中国草地资源利用: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冲突与协调[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0):1685-1696.  doi: 10.11849/zrzyxb.2009.10.001 | 
| [6] | 张永妮. 庆阳市草地农业发展分析[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7. | 
| [7] | 杨汝荣. 我国西部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 草业科学, 2002, 19(1):23-27. | 
| [8] | 任继周. 中国亟需从陆地农业到陆海农业的战略转移——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后一个台阶[J]. 草业学报, 2020, 29(8):1-5.  doi: 10.11686/cyxb2020279 | 
| [9] | 张智山, 刘天明. 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J]. 中国草地, 2001, 23(5):62-67. | 
| [10] | 任继周, 林惠龙, 侯向阳. 发展草地农业确保中国食物安全[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3):614-621. | 
| [11] | 王亚飞, 毕红梅. 保水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 18(5):77-80. | 
| [12] | 马焕成, 罗质斌, 陈义群, 等. 保水剂对土壤养分的保蓄作用[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21(4):404-407. | 
| [13] | 苗娟, 李再钧, 王平全, 等. 油田堵漏用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0, 27(6):23-26. | 
| [14] | 董成武, 张叶子, 石岩. 新型复合保水剂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6):255-261. | 
| [15] | 李阳明, 涂安国, 谢颂华, 等. 保水剂对红砂岩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2, 40(7):714-720. | 
| [16] | 王振宇, 包怡红, 金钟跃, 等. 生物活性保水剂对模拟沙化土地治理效果的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 31(3):27-28. | 
| [17] | 张蕊, 白岗栓. 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农学学报, 2012, 2(7):37-42. | 
| [18] |  | 
| [19] | 党秀丽, 张玉龙, 黄毅. 保水剂在农业上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06(2):2352-2355. | 
| [20] | pmid: 16023701 | 
| [21] | doi: 10.1016/j.apsoil.2005.06.007 URL | 
| [22] | 马天新, 庞中存, 陆秀珍. 土壤保水剂在我省旱作农业上的应用展望[J]. 甘肃农业科技, 1997(12):31-32. | 
| [23] | 黄占斌, 张国桢, 李秧秧, 等. 保水剂特性测定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8(1):22-26. | 
| [24] | doi: 10.2136/sssaj2000.6451786x URL | 
| [25] |  | 
| [26] |  | 
| [27] | doi: 10.1080/00103620600770383 URL | 
| [28] |  | 
| [29] |  | 
| [30] | 方锋, 黄占斌, 俞满源. 保水剂与水分控制对辣椒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12(2):73-76. | 
| [31] | 张袖丽, 马友华, 张文明, 等. 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0):2871-2873. | 
| [32] | 郑群英. 保水剂对草坪草生长发育和节水效果的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 [33] | 萨仁高娃. 保水剂对牧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6(3):69-72. | 
| [34] | 李春容, 罗言云, 王倩娜. 不同施肥和土壤保湿处理对康藏高原牧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20, 30(7):990-999. | 
| [35] |  | 
| [36] | 吴娜, 赵宝平, 曾昭海, 等. 两种灌溉方式下保水剂用量对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 35(8):1552-1557. | 
| [37] | 田露, 刘景辉, 赵宝平, 等.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旱作土壤理化性质和燕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4):109-117. | 
| [38] | 田露, 刘景辉, 赵宝平, 等.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5):361-368. | 
| [39] | 马力, 周青平, 颜红波, 等. 氮肥与保水剂配施对青燕1号燕麦产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4, 31(10):1929-1934. | 
| [40] | 郭拴宁. 保水剂施用对柠条、苜蓿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J]. 榆林学院学报, 2019, 29(6):63-68. | 
| [41] |  | 
| [42] | 朱瑞芬, 唐凤兰, 刘杰淋, 等. 不同用量保水剂对紫花苜蓿比叶面积和光合特征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11):93-96. | 
| [43] | 韦兰英, 袁维圆, 焦继飞, 等. 紫花苜蓿和菊苣比叶面积和光合特性对不同用量保水剂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09, 29(12):6772-6778. | 
| [44] | 田德龙, 李泽坤, 徐冰, 等. SAP和PAM复配对干旱沙化牧区紫花苜蓿生长影响的研究[J]. 节水灌溉, 2018(6):12-15. | 
| [45] | 孙鸿烈. 中国生态问题与对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 
| [46] | 裴宗平, 余莉琳, 汪云甲, 等. 4种干旱区生态修复植物的苗期抗旱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3):204-208. | 
| [47] | doi: 10.3724/SP.J.1148.2009.00543 URL | 
| [48] | 李兴, 蒋进, 宋春武, 等. 保水剂对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2, 29(5):797-801. | 
| [49] |  | 
| [50] |  | 
| [51] | doi: 10.1007/s10725-005-0002-2 URL | 
| [52] |  | 
| [53] | 杨新乐, 王冬梅, 汪晓峰. 干旱条件下保水剂对丸化沙打旺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6):89-93. | 
| [54] | 王治, 马小凡, 孙炎焱, 等. 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包衣配方研究[J]. 草业科学, 2006, 23(7):28-31. | 
| [55] | 马静, 单立山, 王洋, 等. 保水剂对4种典型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9, 39(2):38-42. | 
| [56] | 田佳, 曹兵, 宋丽华, 等. 宁夏干旱风沙区5种灌木保水剂造林试验与饲用价值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35(5):24-27. | 
| [57] | 王洋. 四种典型荒漠植物种子包衣技术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 [58] | 麻云霞, 李钢铁, 梁田雨, 等. 浑善达克地区公路防沙植被建设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 2017, 45(5):89-94. | 
| [59] | doi: 10.1016/0378-3774(91)90035-H URL | 
| [60] | 王艳. 灌溉方式、生物碳和有机肥对温室土壤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6, 33(3):461-466. | 
| [61] | 张欣宇, 王呈玉, 李锦秀,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钙土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J/OL]. 吉林农业大学报:1-6 [2023-06-21].DOI:10.13327/j.jjlau.2021.1728. | 
| [62] | doi: 10.2136/sssaj1984.03615995004800060037x URL | 
| [1] | 刘雅娜, 俄胜哲, 王兰英, 马晓峰, 袁金华, 张鹏, 路港滨, 冶赓康, 赵天鑫, 王钰轩. 可应用于农林领域保水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82-89. | 
| [2] | 刘颖, 耿丹丹, 韩永胜, 魏敏, 刘柳. 环保型农林保水剂研制、性能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86-90. | 
| [3] | 刘久羽, 王政, 王柱石, 李发平, 阚宏伟, 李智, 邓泳, 徐茂华. 不同覆盖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状、酶活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78-84. | 
| [4] | 赵记军, 于显枫, 张绪成. 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可行路径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57-63. | 
| [5] | 范震, 丁新惠, 赵丹, 孙宇, 齐泓瑜, 蒋永芳, 田晓飞. 玉米秸秆基纤维素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能及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7): 51-57. | 
| [6] | 魏敏, 罗龙欣, 杨平华, 严庆海, 刘颖. 微肥对核技术合成保水剂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4): 54-58. | 
| [7] | 李庆国,张晓文.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杨树苗根系特性和土壤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4): 36-40. | 
| [8] | 马丙尧,刘方春,马海林,杜振宇,刘幸红. 保水剂-尿素凝胶对核桃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7): 55-59. | 
| [9] | 赵霞,王浩然,何宁,吴凤兰,唐保军,黄瑞冬,李平芳,李潮海. 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3): 43-48. | 
| [10] | 赵元霞,贾立国,樊明寿. 保水剂在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 61-65. | 
| [11] | 吕美琴. 施用保水剂对秋植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2): 57-61. | 
| [12] | 有祥亮,沈烈英,曹海东,秦勇惠. 施用保水剂对4种绿化植物叶片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8): 38-45. | 
| [13] | 吴湘琳. 在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保水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7): 198-201. | 
| [14] | 郭书亚. 不同耕作方式保水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4): 93-97. | 
| [15] | 张艳丽. 施用保水剂对谷子抗旱保苗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8): 238-244.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