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4): 20-2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17
李海东1(), 纪聪聪2, 徐一萍3, 康涛1, 陈建生1, 张艳艳1, 张玲1, 李文金1(
)
收稿日期:
2023-02-20
修回日期:
2023-10-19
出版日期:
2024-02-05
发布日期:
2024-01-29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李海东,男,1980年出生,山东济宁人,高级农艺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花生栽培育种。通信地址: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唐王大街316号 泰安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Tel:0538-8500101,E-mail:nkylhd@163.com。
基金资助:
LI Haidong1(), JI Congcong2, XU Yiping3, KANG Tao1, CHEN Jiansheng1, ZHANG Yanyan1, ZHANG Ling1, LI Wenjin1(
)
Received:
2023-02-20
Revised:
2023-10-19
Published-:
2024-02-05
Online:
2024-01-29
摘要:
为探明锌肥对花生叶片光合机构活性氧代谢和衰老的调控机制,通过大田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锌肥(ZnSO4·7H2O)施用量对花生生长过程中衰老相关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锌量的增加,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产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呼吸速率、米勒反应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适当施用锌肥不仅可以促进活性氧的清除,而且可以抑制活性氧的产生,锌肥通过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对花生衰老进行调控。
李海东, 纪聪聪, 徐一萍, 康涛, 陈建生, 张艳艳, 张玲, 李文金. 锌对花生活性氧代谢、衰老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4): 20-25.
LI Haidong, JI Congcong, XU Yiping, KANG Tao, CHEN Jiansheng, ZHANG Yanyan, ZHANG Ling, LI Wenjin. Effects of Zinc on the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Senescence and Yield of Peanut[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4): 20-25.
[1] |
常红, 周鑫斌, 于淑慧, 等. 小麦氮锌配施效应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 2013, 35(11):49-53.
|
[2] |
李宏云, 王少霞, 李萌, 等. 不同水氮管理下锌与氮磷肥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0):4016-402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20.010 |
[3] |
王景安, 柴娜, 梁晓华, 等. 缺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激素代谢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3):148-152.
doi: 10.7668/hbnxb.2010.03.032 |
[4] |
郭九信, 廖文强, 凌宁, 等. 氮锌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锌含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6(2):77-82.
|
[5] |
doi: 10.1104/pp.85.3.662 URL |
[6] |
doi: 10.1093/jxb/erg267 pmid: 12947053 |
[7] |
王孝忠, 田娣, 邹春琴. 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及施用量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增产效果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4):998-1004.
|
[8] |
doi: 10.1093/geronj/11.3.298 URL |
[9] |
doi: 10.1046/j.1399-3054.2003.00125.x URL |
[10] |
华春, 王仁雷. 杂交稻及其三系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3):406-409.
|
[11] |
doi: 10.1146/arplant.1971.22.issue-1 URL |
[12] |
doi: 10.1016/0003-9861(74)90488-3 URL |
[13] |
|
[14] |
廖伯寿. 我国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 42(2):161-166.
|
[15] |
赵世杰, 史国安, 董新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2-143.
|
[16] |
doi: 10.1093/pcp/41.3.335 URL |
[17] |
doi: 10.1104/pp.46.4.614 pmid: 16657515 |
[18] |
郭士伟, 赵学强, 夏士健, 等. 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叶片和根系的衰老营养生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3):115-121.
doi: 10.7668/hbnxb.2014.03.022 |
[19] |
徐寿军, 王磊, 德木其格, 等. 西辽河平原矮秆蓖麻杂交种抗氧化酶活性、产量与油分含量对氮肥水平的响应[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4):192-202.
|
[20] |
闫东良, 何灵芝, 李欢, 等.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比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21, 41(23):9410-9421.
|
[21] |
doi: 10.1111/ppl.2007.129.issue-4 URL |
[22] |
doi: 10.1023/B:PHOT.0000040579.37842.ca URL |
[23] |
张永征, 李海东, 李秀, 等. 水-水循环在生姜叶片耗散过剩光能中的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175-180.
|
[24] |
doi: 10.1016/j.envexpbot.2015.01.002 URL |
[25] |
邢兴华, 徐泽俊, 齐玉军, 等. 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4):1215-1224.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4.022 |
[26] |
孙胜楠, 王强, 孙晨晨, 等. 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与适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5):1603-1610.
|
[27] |
辛守鹏, 刘帅, 余阳, 等. 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对葡萄果实邻近叶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6):1814-1820.
|
[28] |
李颖, 赵继浩, 李金融, 等. 外源6-BA对不同生育时期淹水花生根系生长和荚果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8):3665-367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8.004 |
[29] |
常博文, 刘杰, 钟鹏, 等. 外源乙烯对长春花生理水平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8, 38(2):284-29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8.02.017 |
[30] |
余让才, 李明启, 范燕萍. 光呼吸与硝酸还原关系研究-光呼吸抑制剂与代谢物对黄化小麦硝酸还原酶光诱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1):49-52.
|
[31] |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83-86.
|
[32] |
李海东, 张艳艳, 康涛, 等. 不同施氮量对花生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50(2):93-97.
|
[1] | 高帆. 高耐盐紫球藻资源筛选及其miR398-CSD盐胁迫应答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03-111. |
[2] | 迟美丽, 陆凯文, 蒋文枰, 潘凌洁, 程顺, 郑建波, 孙健, 李飞. 红螯螯虾幼虾对4种水稻农药耐受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52-157. |
[3] | 宋莉, 秦洁, 黎轩, 武晓燕. 液态地膜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 33-37. |
[4] | 李荣田, 李双语燕, 孟丽君, 刘长华, 詹俊辉. 水稻锌稳态调控基因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2): 22-32. |
[5] | 商娜, 李秋芝, 李海涛, 尉法刚. 花生调控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4): 38-42. |
[6] | 蒋春艳, 洪鹏翔, 张双照, 李春维, 周美玲, 李建彬, 江巍. 除草剂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6): 101-108. |
[7] | 张盼盼, 何冠华,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乔江方, 何佳雯.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锌高效基因型的筛选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 6-11. |
[8] | 高伟, 张俊, 郝西, 刘娟, 臧秀旺. 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22-30. |
[9] | 李兴华, 王欢, 张盛, 蔡星星, 周强, 周楠. 氮肥用量与运筹方式对晚籼稻产量及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6-13. |
[10] | 秦乃群, 马巧云, 高敬伟, 杨璞, 蔡金兰, 郝迎春, 李艳梅, 冀洪策, 廖祥政. 沼渣施用对花生小麦轮作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58-63. |
[11] | 董红业, 徐婷, 刘文豪, 李强, 柳延涛.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26-30. |
[12] | 何孟霞, 崔顺立, 郑宝智, 毕志乐, 路随增, 齐丽雅, 李新娜, 刘红, 韩鹏, 王瑾, 刘立峰. 不同花生品种适宜单粒精播密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23-27. |
[13] | 李爽, 张小军, 王平, 徐永菊, 侯睿, 朱勋路, 刘行, 张相琼, 岳福良, 李文均, 张小红. 花生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花生芽产出系数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7-23. |
[14] | 刘永惠, 沈一, 沈悦, 梁满, 陈志德. 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特征及蔗糖代谢酶活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 29-34. |
[15] | 杨露露, 秦华伟. 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花生仁外观品质检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51-15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