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5): 18-23.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770
桂意云1(), 李海碧1,2, 韦金菊1, 祝开1, 周会1, 刘昔辉1(
)
收稿日期:
2023-11-09
修回日期:
2024-05-15
出版日期:
2024-09-05
发布日期:
2024-08-2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桂意云,女,1980年出生,湖南祁阳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甘蔗抗逆与土壤养分。通信地址:530007 广西南宁大学东路172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E-mail:guiyiyun@gxaas.net。
基金资助:
GUI Yiyun1(), LI Haibi1,2, WEI Jinju1, ZHU Kai1, ZHOU Hui1, LIU Xihui1(
)
Received:
2023-11-09
Revised:
2024-05-15
Published:
2024-09-05
Online:
2024-08-27
摘要:
文章综述了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对生物炭在甘蔗上的应用种类和施用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了施用生物炭对甘蔗生长、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生物炭对蔗地土壤固碳减排和甘蔗病害防治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提出未来可开展关于生物炭与蔗地土壤长期互作效应及机制、有益微生物活性和关键种群变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加强对蔗叶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的探讨,以进一步推进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
桂意云, 李海碧, 韦金菊, 祝开, 周会, 刘昔辉. 生物炭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5): 18-23.
GUI Yiyun, LI Haibi, WEI Jinju, ZHU Kai, ZHOU Hui, LIU Xihui. Review on Application of Biochar in Sugarcane Cultivatio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5): 18-23.
原材料 | pH | 全碳/(g/kg) | 全氮/(g/kg) | 全磷/(g/kg) | 全钾/(g/kg) | 碳氮比 | 文献 |
---|---|---|---|---|---|---|---|
甘蔗秸秆 | 9.7、8.5、8.8、 9.1、11.01 | 458、30.8、 550.45 | 0.97、4.6、 9.2、10.50 | 2.53、1.06、 0.69、27.5 | 23.90、12.6、31.9 | 39.4、99.5、52.4 | [ [ |
蔗渣 | 6.6、7.9、8.8、7.3 | 594、712、632.3 | 3.4、4.6、3.7 | 1.07、1.2、0.69 | 8.65、5.3 | 244.4、99.5 | [ |
稻壳 | 9.0 | 553、48 | 3.08、1.44 | 3.81、15.43 | 14.3、14.91 | - | [ |
玉米秸秆 | - | - | - | 2.5 | 13.4 | - | [ |
玉米芯 | 8.87 | - | 8.78 | 12.53 | 13.58 | - | [ |
小麦秸秆 | - | - | - | 0.89、0.8 | 48.9、8.0 | - | [ |
木薯秸秆 | - | 674 | 5.43 | - | - | - | [ |
甘蔗滤泥 | 7.65 | 298.8 | 0.8 | 20.6 | 12.8 | - | [ |
硬木 | 8.5 | 64 | 0.64 | 3.27 | 6.41 | - | [ |
马粪 | 8.8 | 72 | 1.02 | 11.99 | 17.89 | - | [ |
桉树 | 6.7、6.1 | 718、567 | 3.3、5.0 | 0.99、8.0 | 3.54 | - | [ |
竹子 | 10.13 | 524 | 5.14 | - | 15.20 | - | [ |
原材料 | pH | 全碳/(g/kg) | 全氮/(g/kg) | 全磷/(g/kg) | 全钾/(g/kg) | 碳氮比 | 文献 |
---|---|---|---|---|---|---|---|
甘蔗秸秆 | 9.7、8.5、8.8、 9.1、11.01 | 458、30.8、 550.45 | 0.97、4.6、 9.2、10.50 | 2.53、1.06、 0.69、27.5 | 23.90、12.6、31.9 | 39.4、99.5、52.4 | [ [ |
蔗渣 | 6.6、7.9、8.8、7.3 | 594、712、632.3 | 3.4、4.6、3.7 | 1.07、1.2、0.69 | 8.65、5.3 | 244.4、99.5 | [ |
稻壳 | 9.0 | 553、48 | 3.08、1.44 | 3.81、15.43 | 14.3、14.91 | - | [ |
玉米秸秆 | - | - | - | 2.5 | 13.4 | - | [ |
玉米芯 | 8.87 | - | 8.78 | 12.53 | 13.58 | - | [ |
小麦秸秆 | - | - | - | 0.89、0.8 | 48.9、8.0 | - | [ |
木薯秸秆 | - | 674 | 5.43 | - | - | - | [ |
甘蔗滤泥 | 7.65 | 298.8 | 0.8 | 20.6 | 12.8 | - | [ |
硬木 | 8.5 | 64 | 0.64 | 3.27 | 6.41 | - | [ |
马粪 | 8.8 | 72 | 1.02 | 11.99 | 17.89 | - | [ |
桉树 | 6.7、6.1 | 718、567 | 3.3、5.0 | 0.99、8.0 | 3.54 | - | [ |
竹子 | 10.13 | 524 | 5.14 | - | 15.20 | - | [ |
地点 | 年份 | 方式 | 土壤类型 | 用量 | 土壤取样深度/cm | 研究内容 | 文献 |
---|---|---|---|---|---|---|---|
日本 | 2005 | 室外 人工池 | 黏土 | 3%生物炭,按0.30 m耕深土壤的重量计算 | - | 甘蔗生长、土壤水分、 硝态氮 | [ |
印度 | 2011 | 大田 | 贫瘠土壤 | 10 t/hm2 | 0~20 | 土壤养分、作物产量 | [ |
印度 | 2013 | 盆栽 | 沙质土壤pH 6.7 | 5、10 t/hm2 | - | 土壤性质 | [ |
泰国东北部 | 2013 | 大田 | 沙质土壤pH 5.4 | 0、3.1、6.2 t/hm2 | 0~15 | 土壤营养元素氮磷钾 | [ |
泰国东北部 | 2013 | 大田 | 沙质土壤pH 5.4 | 0、3.1、6.2 t/hm2 | 0~15 | 土壤中一氧化二氮的 释放和酶活性 | [ |
广西大学 | 2014 | 盆栽 | pH 6.35 | 0、10、20 t/hm2 | - | 甘蔗生长、光合特性 和养分分布 | [ |
佛罗里达 | 2014 | 大田 | 砂土pH 5.9 | 1%、2% | - | 甘蔗产量、叶片养分 | [ |
路易斯安那 州立大学 | 2016 | 大田 | 轻质地土壤和 重质地土壤 | 11 t/hm2 | 0~15 | 土壤中的养分、作物产量 | [ |
库达洛尔 甘蔗研究站 | 2017 | 大田 | 砂质 | 2 t/hm2 | - | 甘蔗生长性状 | [ |
广州 | 2018 | 盆栽 | 红壤pH 4.4 | 4%配合尿素 | 0~20 | 土壤硝化作用 | [ |
巴西 | 2018 | 温室 大棚 | - | 0%、25%、50%、75%、100%(v/v) 替代传统基质 | - | 甘蔗幼苗生长 | [ |
福建 | 2018 | 盆栽 | pH 5.5 | 0%、0.625%、2% | - | 甘蔗幼苗生长 | [ |
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 | 2019 | 盆栽 | 砂质壤土 | 0%、4%、8% | - | 甘蔗产量、糖分 | [ |
沙赫雷科德大学 | 2019 | 盆栽 | 石灰性黏壤土 | - | - | 土壤有效磷 | [ |
福建 | 2019 | 大田 | 黏壤土pH 5.21 | 6.75 t/hm2 | 0~20 | 宿根蔗土壤理化性质 和微生物群落 | [ |
福建 | 2019 | 盆栽 | pH 6.5 | 氮肥用量比正常施用量减少25%, 配施1%生物炭调理剂 | - | 甘蔗苗生长和土壤养分 | [ |
广西 | 2020 | 大田 | 赤红壤pH 4.0 | 3 t/hm2 | 0~20 | 土壤养分、酶活性及 微生物多样性 | [ |
印度 | - | 盆栽 | pH 7.7 | 0%、1%、3%、5% | - | 根际微生物沉降 | [ |
沙赫雷科德大学 | - | 盆栽 | 石灰性黏壤土pH 8.0 | 25 t/hm2 | - | 磷有效性 | [ |
地点 | 年份 | 方式 | 土壤类型 | 用量 | 土壤取样深度/cm | 研究内容 | 文献 |
---|---|---|---|---|---|---|---|
日本 | 2005 | 室外 人工池 | 黏土 | 3%生物炭,按0.30 m耕深土壤的重量计算 | - | 甘蔗生长、土壤水分、 硝态氮 | [ |
印度 | 2011 | 大田 | 贫瘠土壤 | 10 t/hm2 | 0~20 | 土壤养分、作物产量 | [ |
印度 | 2013 | 盆栽 | 沙质土壤pH 6.7 | 5、10 t/hm2 | - | 土壤性质 | [ |
泰国东北部 | 2013 | 大田 | 沙质土壤pH 5.4 | 0、3.1、6.2 t/hm2 | 0~15 | 土壤营养元素氮磷钾 | [ |
泰国东北部 | 2013 | 大田 | 沙质土壤pH 5.4 | 0、3.1、6.2 t/hm2 | 0~15 | 土壤中一氧化二氮的 释放和酶活性 | [ |
广西大学 | 2014 | 盆栽 | pH 6.35 | 0、10、20 t/hm2 | - | 甘蔗生长、光合特性 和养分分布 | [ |
佛罗里达 | 2014 | 大田 | 砂土pH 5.9 | 1%、2% | - | 甘蔗产量、叶片养分 | [ |
路易斯安那 州立大学 | 2016 | 大田 | 轻质地土壤和 重质地土壤 | 11 t/hm2 | 0~15 | 土壤中的养分、作物产量 | [ |
库达洛尔 甘蔗研究站 | 2017 | 大田 | 砂质 | 2 t/hm2 | - | 甘蔗生长性状 | [ |
广州 | 2018 | 盆栽 | 红壤pH 4.4 | 4%配合尿素 | 0~20 | 土壤硝化作用 | [ |
巴西 | 2018 | 温室 大棚 | - | 0%、25%、50%、75%、100%(v/v) 替代传统基质 | - | 甘蔗幼苗生长 | [ |
福建 | 2018 | 盆栽 | pH 5.5 | 0%、0.625%、2% | - | 甘蔗幼苗生长 | [ |
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 | 2019 | 盆栽 | 砂质壤土 | 0%、4%、8% | - | 甘蔗产量、糖分 | [ |
沙赫雷科德大学 | 2019 | 盆栽 | 石灰性黏壤土 | - | - | 土壤有效磷 | [ |
福建 | 2019 | 大田 | 黏壤土pH 5.21 | 6.75 t/hm2 | 0~20 | 宿根蔗土壤理化性质 和微生物群落 | [ |
福建 | 2019 | 盆栽 | pH 6.5 | 氮肥用量比正常施用量减少25%, 配施1%生物炭调理剂 | - | 甘蔗苗生长和土壤养分 | [ |
广西 | 2020 | 大田 | 赤红壤pH 4.0 | 3 t/hm2 | 0~20 | 土壤养分、酶活性及 微生物多样性 | [ |
印度 | - | 盆栽 | pH 7.7 | 0%、1%、3%、5% | - | 根际微生物沉降 | [ |
沙赫雷科德大学 | - | 盆栽 | 石灰性黏壤土pH 8.0 | 25 t/hm2 | - | 磷有效性 | [ |
[1] |
罗培, 韦黎华, 王宏, 等. 生物炭在土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二)[C].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 2022:347-345.
|
[2] |
张方娟, 宋雪英, 张玉兰, 等. 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3, 42(3):241-248.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桂意云, 李海碧, 韦金菊, 等. 生物炭对旱坡地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53(3):776-784.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周际海, 陈晏敏, 袁颖红, 等. 秸秆与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差异[J].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33(4):248-254.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王彩云, 武春成, 曹霞, 等. 生物炭对温室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1359-1366.
doi: 10.13287/j.1001-9332.201904.036 |
[19] |
魏永霞, 石国新, 冯超, 等. 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与大豆产量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8):309-320.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吴险. 有机物料改良对宿根蔗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22.
|
[27] |
于洋, 顾明华, 刘畅, 等. 木薯秸秆生物炭对甘蔗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J]. 北京农业, 2015, 2(5):30-32.
|
[28] |
|
[29] |
|
[30] |
|
[31] |
张赛, 陈杭, 胡朝华, 等. 减氮配施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生理的影响[J]. 南方农业, 2021, 15(13):66-68.
|
[32] |
|
[33] |
廖芬. 不同生物质来源生物炭品质差异及对甘蔗氮素利用效应[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8.
|
[34] |
谭宏伟. 热带亚热带作物施肥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277.
|
[35] |
|
[36] |
|
[37] |
廖青, 韦广泼, 陈桂芬, 等. 蔗叶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理化性状及甘蔗生长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2):658-662.
|
[1] | 郑剑超, 李明, 董飞.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48-54. |
[2] | 杨义, 赵守祺, 葛菁萍, 宋刚, 杜仁鹏.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环境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66-74. |
[3] | 杨张青, 辛银平, 赵晴, 王猛, 秦一浪, 胡峰, 李国强. 比浊法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3-88. |
[4] | 陈国安, 宋肖琴, 刘文彬, 柳丹, 叶正钱.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9-96. |
[5] | 庞英华, 顾万帆, 金鑫, 张舟娜, 金雅慧, 郑洪福. 杭州余杭径山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97-105. |
[6] | 公霞, 陈猛猛, 王兆杰, 丁效东. 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化稻田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57-62. |
[7] | 杨汉, 黄志谋, 瞿和平, 柴沙沙, 黎雨薇, 赵清纯, 秦晓银.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63-67. |
[8] | 于淑慧, 朱国梁, 牟小翎, 董浩, 史桂芳, 郑铮, 张卫建.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74-79. |
[9] | 杨庆楠, 高士军, 张何普, 徐金忠.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80-85. |
[10] | 邓博, 郭澎, 卫磊嘉, 陈上茂, 马泽, 陈丹, 毕利东. 外源添加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91-100. |
[11] | 马爱平, 靖华, 亢秀丽, 赵玉坤, 崔欢虎, 黄学芳, 席吉龙. 低山丘陵区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对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1-107. |
[12] | 展文洁, 周犇, 朱林星, 王敏, 朱长太, 沈其荣, 郭世伟. 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肥力及杭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8-117. |
[13] | 陈睿, 崔泽远, 李志, 耿贵, 於丽华. AM真菌对连作土壤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8. |
[14] | 王建伟, 李东晓, 王红光, 李浩然, 王千一, 张明哲, 李瑞奇.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67-74. |
[15] | 赵铭, 常春艳, 王卓然, 赵庚星. 黄三角濒海区土壤盐渍化的驱动力分析及预测模拟[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75-8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