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4): 77-82.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151
收稿日期:
2024-03-01
修回日期:
2024-10-16
出版日期:
2024-12-05
发布日期:
2024-12-0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危湘宁,女,1996年出生,湖南安乡人,助理农艺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通信地址: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北斗宫街2号,E-mail:476994387@qq.com。
基金资助:
WEI Xiangning1(), LIU Genhong1(
), XIAO Ming2
Received:
2024-03-01
Revised:
2024-10-16
Published:
2024-12-05
Online:
2024-12-03
摘要:
本研究简述了镉、铬、砷、钒、铜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对枸杞和其他作物生长及品质影响。归纳了枸杞植株应对镉、铬、砷等5种重金属胁迫的机制,以及在亚细胞层面枸杞解毒重金属胁迫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现阶段枸杞响应重金属胁迫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如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枸杞根、茎、枝条、叶片、果实中重金属含量间的迁移转化、枸杞植株的重金属胁迫响应机制、分子机理等,以期为枸杞清洁化栽培的应用和改进提供参考。
危湘宁, 刘根红, 肖明. 枸杞对土壤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4): 77-82.
WEI Xiangning, LIU Genhong, XIAO Ming. Research Progress on Response Mechanism of Lycium barbarum to Heavy Metal Stress in Soil[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34): 77-82.
[1] |
董静洲, 杨俊军, 王瑛. 我国枸杞属物种资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8):2020-2027.
|
[2] |
国家环境保护部, 国家国土资源部.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EB/OL].(2014-04-17)[2024-08-07]. Https://www.gov.cn/foot/2014-04/17/content_2661768.htm.
|
[3] |
杨雳, 白宗旭, 薄文浩, 等.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J]. 环境科学, 2024, 45(5):2913-2925.
|
[4] |
陈奕云, 唐名阳, 王淑桃,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 土壤通报, 2016, 47(1):219-225.
|
[5] |
陈文轩, 李茜, 王珍, 等.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环境科学, 2020, 41(6):2822-2833.
|
[6] |
肖明, 杨文君, 张泽, 等. 柴达木农田土壤Cd的积累及风险预测[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5):1271-1279.
|
[7] |
黄昌勇, 徐建明. 土壤学(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49-254.
|
[8] |
郭可欣, 李天元, 宋繁永, 等. 土壤-作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可给性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科学, 2023, 43(8):4164-4174.
|
[9] |
王忠. 植物生理学(第二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38-240.
|
[10] |
李军, 李旭, 李开明, 等.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优先控制源分析[J]. 环境科学, 2024, 45(3):1724-1738.
|
[11] |
覃仕扬. 枸杞子的安全性研究[D].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12] |
|
[13] |
|
[14] |
翟夜雨, 黄五星, 袁岐山, 等. 植物镉毒害与硒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57(3):372-382.
|
[15] |
李慧君, 明荔莉, 张文生. 植物对镉吸收、转运及耐性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2, 17(2):86-95.
|
[16] |
李素贞, 陈茹梅. ZIP蛋白在植物中的功能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34(11):1-7.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8-0464 |
[17] |
余慧, 王静, 梁昕昕, 等. 宁夏枸杞铁镉响应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验证[J].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39(7):195-205.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2-1304 |
[18] |
|
[19] |
梁昕昕, 辛亚平, 贾雪, 等. 宁夏枸杞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及游离氨基酸对镉胁迫的响应[J]. 生态毒理学报, 2021, 16(6):222-233.
|
[20] |
刘晓娟, 程滨, 赵瑞芬, 等. 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毒害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46(6):1061-1064.
|
[21] |
陈思宏. 铬化学形态分析与植物Cr(Ⅵ)吸收主要途径解析[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22] |
|
[23] |
张潭. 柴达木地区几个主要树种的抗旱耐盐碱生理生化特征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24] |
刘萍涛, 杨涓, 康建宏, 等.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枸杞光合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24, 45(2):16-21.
|
[25] |
师荣光, 周其文, 赵玉杰, 等.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作物砷的积累特征及健康风险[J]. 土壤学报, 2011, 48(4):751-758.
|
[26] |
王珮同. 水稻和拟南芥耐五价砷胁迫的机理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27] |
|
[28] |
戴文韬. 拟南芥中亚砷酸盐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2.
|
[29] |
肖明, 杨文君, 吕新, 等. 柴达木盆地干旱区灌溉枸杞田土壤砷空间变异及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0):99-105.
|
[30] |
于波, 臧淑艳, 房志浩. 砷对西瓜和哈密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J].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7, 31(1):9-13.
|
[31] |
张盛楠. 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2] |
侯明, 陈如. 枸杞幼苗对钒(Ⅴ)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J]. 土壤通报, 2014, 45(5):1247-1251.
|
[33] |
侯明, 陈如, 黄艳娇. 枸杞幼苗对钒胁迫的生理响应和积累特性[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3(4):688-693.
|
[34] |
侯明, 胡存杰, 熊玲, 等. 钒在枸杞幼苗中积累、转运及亚细胞分布[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8):1514-1519.
|
[35] |
侯明, 赵军平, 李明沅, 等. 钒胁迫下枸杞和芥菜幼苗蛋白的分子分布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4):634-639.
|
[36] |
李娟, 全占军, 张春晖, 等. 植物铜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11(3):53-60.
|
[37] |
司江英, 赵海涛, 汪晓丽, 等. 不同铜水平下玉米细胞内铜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2):452-456.
|
[38] |
孙艳雨, 张金羽, 郭东林. 植物铜转运蛋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J].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12):4014-4023.
|
[39] |
王彩艳, 开建荣, 王芳, 等. 枸杞果实、叶片、枝条中铜含量与土壤背景值相关性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9, 60(5):61-62.
|
[40] |
刘清泉, 陈亚华, 沈振国, 等. 细胞壁在植物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J].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50(5):605-611.
|
[41] |
|
[42] |
潘秀, 刘福春, 柴民伟, 等. 镉在互花米草中积累、转运及亚细胞的分布[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3):526-531.
|
[43] |
薛亮, 刘建锋, 史胜青, 等. 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草业学报, 2013, 22(4):300-311.
doi: 10.11686/cyxb20130435 |
[44] |
doi: 10.1093/jxb/erp204 pmid: 19567479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高铭, 周思莹, 李钧儒, 等. 紫花苜蓿MsMATE1基因克隆及其抵御铁胁迫功能的鉴定[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22(2):512-520.
doi: 10.13430/j.cnki.jpgr.20200612001 |
[50] |
蔡保松, 雷梅, 陈同斌, 等. 植物螯合肽及其在抗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J]. 生态学报, 2003(10):2125-2132.
|
[51] |
娄来清, 沈振国. 金属硫蛋白和植物螯合肽在植物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J]. 生物学杂志, 2001(3):1-4.
|
[52] |
陈国梁, 冯涛, 陈章, 等. 砷在农作物中的累积及其耐受机制研究综述[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26(11):1997-2002.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11.021 |
[53] |
袁海静, 袁汉民, 彭健, 等. 宁夏陕西野生苦味枸杞调查及其化学成分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5):1400-1413.
|
[54] |
王美娥, 彭驰, 陈卫平. 宁夏干旱地区工业区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6, 37(9):3532-3539.
|
[55] |
刘志坚, 董元华, 张琇, 等. 卫宁平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11):2216-2224.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2.11.013 |
[56] |
白一茹, 张兴, 赵云鹏, 等. 基于GIS和受体模型的枸杞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19, 40(6):2885-2894.
|
[57] |
姜涛, 施枝江, 陈林明, 等. ICP-MS法测定枸杞子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J]. 亚太传统医学, 2018, 14(8):41-43.
|
[58] |
齐国亮, 郑国琦, 张磊, 等. 不同产地宁夏枸杞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含量比较研究[J]. 北方园艺, 2014(15):161-164.
|
[59] |
孙普兵, 刘建宇, 刘文丽, 等. 微波消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枸杞及其制品中的痕量砷和汞[J]. 检验检疫科学, 2007(6):15-17.
|
[60] |
庄晓燕, 杨学东, 杨晓霞, 等.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6(3):21-22.
|
[61] |
|
[62] |
李亚敏, 巩宗强, 贾春云, 等. 玉米镉转运基因ZmNramp1的鉴定及对镉胁迫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7):2016-2023.
|
[1] | 江珊, 吴龙英, 赵宝生, 黄佳惠, 蒋宇喆, 焦元, 黄进. 植物耐受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32-138. |
[2] | 郑剑超, 李明, 董飞.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48-54. |
[3] | 杨张青, 辛银平, 赵晴, 王猛, 秦一浪, 胡峰, 李国强. 比浊法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3-88. |
[4] | 陈国安, 宋肖琴, 刘文彬, 柳丹, 叶正钱.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9-96. |
[5] | 庞英华, 顾万帆, 金鑫, 张舟娜, 金雅慧, 郑洪福. 杭州余杭径山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97-105. |
[6] | 杨汉, 黄志谋, 瞿和平, 柴沙沙, 黎雨薇, 赵清纯, 秦晓银.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63-67. |
[7] | 于淑慧, 朱国梁, 牟小翎, 董浩, 史桂芳, 郑铮, 张卫建. 花生与绿肥轮作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74-79. |
[8] | 杨庆楠, 高士军, 张何普, 徐金忠.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80-85. |
[9] | 邓博, 郭澎, 卫磊嘉, 陈上茂, 马泽, 陈丹, 毕利东. 外源添加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91-100. |
[10] | 展文洁, 周犇, 朱林星, 王敏, 朱长太, 沈其荣, 郭世伟. 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肥力及杭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8-117. |
[11] | 马爱平, 靖华, 亢秀丽, 赵玉坤, 崔欢虎, 黄学芳, 席吉龙. 低山丘陵区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对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01-107. |
[12] | 陈睿, 崔泽远, 李志, 耿贵, 於丽华. AM真菌对连作土壤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8. |
[13] | 王建伟, 李东晓, 王红光, 李浩然, 王千一, 张明哲, 李瑞奇.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67-74. |
[14] | 赵铭, 常春艳, 王卓然, 赵庚星. 黄三角濒海区土壤盐渍化的驱动力分析及预测模拟[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75-83. |
[15] | 宫恒瑞, 郑玉萍, 苗运玲. 新疆中天山北坡断裂带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84-9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