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12): 1-8.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643
• 农学·农业基础科学 • 下一篇
陈秋丽1(), 赵轶鹏1, 丁震乾1, 王友霜1, 何弯弯1,2, 薛炮1,2, 范运新1, 胡婷婷1,2(
)
收稿日期:
2024-10-11
修回日期:
2025-03-24
出版日期:
2025-04-25
发布日期:
2025-04-2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陈秋丽,女,1996年出生,河南开封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淮北地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水稻生理生态研究。通信地址:221131 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高铁站北鲲鹏路2号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Tel:0516-82189227,E-mail:chen1842765@163.com。
基金资助:
CHEN Qiuli1(), ZHAO Yipeng1, DING Zhenqian1, WANG Youshuang1, HE Wanwan1,2, XUE Pao1,2, FAN Yunxin1, HU Tingting1,2(
)
Received:
2024-10-11
Revised:
2025-03-24
Published:
2025-04-25
Online:
2025-04-24
摘要:
为探究缓释液体氮肥作送嫁肥代替返青分蘖肥对水稻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华浙优210’为供试材料,以常规分次施肥为对照(CK),施用缓释液体氮肥作送嫁肥代替返青分蘖肥为处理(T),来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处理对水稻的茎蘖数、SPAD值、形态学特征没有显著影响,然而,T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生育中后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还可以提高水稻生育前期的根冠比,这有助于水稻壮苗;T处理可降低水稻生育中后期的根冠比,增加地上部生物量积累,从而为高产打下基础。由于有效穗数降低,T处理的产量略低于CK,但无显著影响。T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但对稻米的营养品质影响不明显。所以,施用缓释送嫁肥代替返青分蘖肥能够在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达到省工节本高效的目的。
陈秋丽, 赵轶鹏, 丁震乾, 王友霜, 何弯弯, 薛炮, 范运新, 胡婷婷. 缓释送嫁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2): 1-8.
CHEN Qiuli, ZHAO Yipeng, DING Zhenqian, WANG Youshuang, HE Wanwan, XUE Pao, FAN Yunxin, HU Tingting. Effects of Slow-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Before Transplanting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12): 1-8.
处理 | 有效穗数/(×104/hm2) | 每穗粒数/粒 | 结实率/% | 千粒重/g | 产量/(kg/hm2) |
---|---|---|---|---|---|
CK | 317.14a | 248.15a | 89.93a | 24.45a | 11739.2a |
T | 314.36a | 250.45a | 89.92a | 24.42a | 11605.8a |
处理 | 有效穗数/(×104/hm2) | 每穗粒数/粒 | 结实率/% | 千粒重/g | 产量/(kg/hm2) |
---|---|---|---|---|---|
CK | 317.14a | 248.15a | 89.93a | 24.45a | 11739.2a |
T | 314.36a | 250.45a | 89.92a | 24.42a | 11605.8a |
处理 | 糙米率 | 精米率 | 整精米率 | 垩白粒率 | 垩白面积 | 垩白度 |
---|---|---|---|---|---|---|
CK | 81.26±0.16a | 71.29±1.72a | 64.07±1.68a | 17.00±1.00a | 12.29±0.32a | 2.09±0.18a |
T | 81.14±0.26a | 73.21±3.06a | 65.35±1.61a | 18.67±0.58a | 10.54±0.19b | 1.97±0.03a |
处理 | 糙米率 | 精米率 | 整精米率 | 垩白粒率 | 垩白面积 | 垩白度 |
---|---|---|---|---|---|---|
CK | 81.26±0.16a | 71.29±1.72a | 64.07±1.68a | 17.00±1.00a | 12.29±0.32a | 2.09±0.18a |
T | 81.14±0.26a | 73.21±3.06a | 65.35±1.61a | 18.67±0.58a | 10.54±0.19b | 1.97±0.03a |
处理 | 直链淀粉 | 清蛋白 | 球蛋白 | 醇溶蛋白 | 谷蛋白 | 总蛋白 |
---|---|---|---|---|---|---|
CK | 17.58±1.19a | 0.23±0.01b | 0.32±0.03a | 0.03±0.00b | 4.55±0.42a | 5.14±0.40a |
T | 17.76±0.80a | 0.29±0.04a | 0.32±0.05a | 0.05±0.00a | 4.44±0.16a | 5.10±0.17a |
处理 | 直链淀粉 | 清蛋白 | 球蛋白 | 醇溶蛋白 | 谷蛋白 | 总蛋白 |
---|---|---|---|---|---|---|
CK | 17.58±1.19a | 0.23±0.01b | 0.32±0.03a | 0.03±0.00b | 4.55±0.42a | 5.14±0.40a |
T | 17.76±0.80a | 0.29±0.04a | 0.32±0.05a | 0.05±0.00a | 4.44±0.16a | 5.10±0.17a |
处理 | 峰值粘度/cP | 热浆粘度/cP | 崩解值/cP | 冷胶粘度/cP | 消碱值/cP | 回复值/cP | 峰值糊化时间/min | 糊化糊化温度/℃ |
---|---|---|---|---|---|---|---|---|
CK | 2600±8b | 1455±26a | 1146±29b | 2761±8b | 160±8a | 1306±22a | 6±00a | 86±00a |
T | 2735±12a | 1478±30a | 1258±25a | 2792±9a | 56±9b | 1314±22a | 6±00a | 86±00a |
处理 | 峰值粘度/cP | 热浆粘度/cP | 崩解值/cP | 冷胶粘度/cP | 消碱值/cP | 回复值/cP | 峰值糊化时间/min | 糊化糊化温度/℃ |
---|---|---|---|---|---|---|---|---|
CK | 2600±8b | 1455±26a | 1146±29b | 2761±8b | 160±8a | 1306±22a | 6±00a | 86±00a |
T | 2735±12a | 1478±30a | 1258±25a | 2792±9a | 56±9b | 1314±22a | 6±00a | 86±00a |
[1] |
|
[2] |
|
[3] |
|
[4] |
|
[5] |
张少红. 高效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的优势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18):22.
|
[6] |
|
[7] |
|
[8] |
doi: 10.1186/s12870-024-05309-9 pmid: 38951829 |
[9] |
|
[10] |
doi: S0301-4797(18)30529-2 pmid: 29778955 |
[11] |
doi: 10.1021/acs.jafc.9b01432 pmid: 31251044 |
[12] |
|
[13] |
郑永美, 丁艳锋, 王强盛, 等. 起身肥改善水稻根际土壤氮素分布与利用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2):314-321.
|
[14] |
李晓蕾, 钱永德, 黄成亮, 等. 苗期氮素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3):47-50.
|
[15] |
郑永美, 丁艳锋, 王强盛, 等. 起身肥对水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8(3):513-519.
|
[16] |
叶苗, 张耗, 顾骏飞, 等. 高光效水稻品种的叶片和冠层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氮素调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3):617-626.
|
[17] |
周星, 徐年龙, 周娜娜, 等. 缓释肥作出嫁肥对机插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 38(2):36-39.
|
[18] |
doi: 10.1016/S2095-3119(20)63406-2 |
[19] |
|
[20] |
周娟, 舒小伟, 赖上坤, 等.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6):561-573.
doi: 10.16819/j.1001-7216.2020.0404 |
[21] |
林洪鑫, 曾文高, 杨震, 等. 秧田施送嫁肥对双季超级稻分蘖期的节氮效应[J]. 杂交水稻, 2016, 31(2):61-67.
|
[22] |
吴桂成, 张洪程, 钱银飞, 等. 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266-276.
|
[23] |
陈少杰, 何冰清, 罗宝杰, 等. 不同缓释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34-3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87 |
[24] |
赵明, 邹元强, 唐拴虎. 不同肥料及其施用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40(6):11-15.
|
[25] |
谢黎虹, 罗炬, 唐绍清, 等. 蛋白质影响水稻米饭食味品质的机理[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1):91-96.
|
[26] |
doi: 10.1093/jxb/erq417 pmid: 21220784 |
[27] |
doi: 10.1002/jsfa.8723 pmid: 28991369 |
[28] |
|
[29] |
董晓亮, 侯红燕, 张金凤, 等. 缓释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长和食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300244 |
[30] |
李武, 邓飞, 胡慧, 等. 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8, 32(4):779-787.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8.04.0779 |
[31] |
俞卫星, 胡新春, 王新溪, 等. 缓控释肥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1):1-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020052 |
[32] |
雍明玲, 叶苗, 张雨, 等. 不同食味水稻品种稻米淀粉结构与理化特性及其对氮素响应的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57-71.
doi: 10.16819/j.1001-7216.2024.230209 |
[33] |
吴洪恺, 刘世家, 江玲, 等. 稻米蛋白质组分及总蛋白质含量与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4):421-426.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09.04.13 |
[34] |
张岳芳, 龚克成, 陈留根, 等. 氮肥对两系杂交稻稻米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07(5):18-22.
|
[35] |
张艳霞, 丁艳锋, 李刚华, 等. 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稻米淀粉结构、糊化特性研究[J]. 作物学报, 2007(7):1201-1205.
|
[1] | 梁文召, 周诗意, 韦瑞燕, 石琳亚, 刘乃新, 于清涛. 氧化石墨烯引发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1-7. |
[2] | 王倩, 肖婷婷, 张宇辰, 张津京, 隽加香, 陈辉, 陈明杰, 黄建春. 不同碳源对双孢蘑菇菌株A15和W192菌丝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140-148. |
[3] | 李阳阳, 陈帅民, 徐铭鸿, 迟畅, 马巍, 王胤平, 宋艳, 范作伟, 吴海燕. 腐解菌剂耦合尿素对水稻秸秆腐解率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18-24. |
[4] | 田翠玲, 田家良. 不同生育期喷施海藻酸增效液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25-31. |
[5] | 任庆国, 吴广俊, 林平, 张继雨, 张鑫, 张永珊, 海涛. 小麦新品种‘菏麦26’的产量及品质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32-37. |
[6] | 姜子健, 杨茂林, 杨晓旭, 刘畅, 刘大军, 冯国军. 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菜豆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38-46. |
[7] | 黄文茵, 张白鸽, 常静静, 陈潇, 李静, 陈雷, 赵俊宏, 罗谋雄, 宋钊. 外源肌醇对盐胁迫下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73-80. |
[8] | 陈澎军, 张蛟, 韩继军, 缪源卿, 崔士友. 不同外源硅肥喷施对滩涂水稻产量、各器官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转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8-17. |
[9] | 汪峰, 朱诗君, 应虹, 柴伟纲, 戴瑶璐, 袁晴, 金树权. 有机改良剂配合适度深耕对丘陵复垦稻田生产力提升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91-98. |
[10] | 王俊江, 尹媛红, 陆楚盛, 陆展华, 蔡昊炀, 叶群欢, 廖嘉晖, 卢钰升, 梁开明, 傅友强. 水稻关键生育期灌溉对干旱胁迫下稻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10. |
[11] | 李林, 晏云, 亢江飞, 孟琦翰, 方社法, 陈颖民, 郭建秋. 播期和密度对‘洛豆1304’生育进程、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1-18. |
[12] | 吴素霞, 赵鹏, 范海荣, 宋士涛, 陈丽娜, 靳常敏, 崔悦. 生物有机肥对谷子生长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19-24. |
[13] | 薛远赛, 王锡久, 邹士国, 张守福, 刘光亚, 韩伟, 孙显. 复合寡糖对山东典型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50-56. |
[14] | 马卓, 周韩冰, 赵满兴, 张霞, 王欣, 马丹妮. 黄腐酸钾对延安山地苹果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63-68. |
[15] | 王成, 李国瑞, 狄建军, 罗蕊, 李明静, 黄凤兰. 蓖麻菌酶生物肥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8): 69-7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