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赵佼娇, 哀建国. 杉木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征对氮沉降的短期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67-73. |
| [2] |
高文礼, 再努尔·吐尔逊, 桑钰, 马晓东.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氮素吸收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53-58. |
| [3] |
程智超, 王文浩, 李梦莎, 隋心, 尹伟平, 李国富. 基于CiteSpace的氮沉降知识图谱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 158-164. |
| [4] |
王蕾, 王庆贵.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的自然影响因素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4): 72-77. |
| [5] |
徐萌, 王庆贵, 闫国永, 邢亚娟. 增温和施氮对小兴安岭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4): 46-53. |
| [6] |
毛晋花,邢亚娟,王庆贵. 外源碳氮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5): 54-60. |
| [7] |
王美溪,刘珂艺,邢亚娟. 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关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0): 111-117. |
| [8] |
罗维,邢亚娟,王庆贵. 氮沉降对北方森林土壤氮收支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2): 98-107. |
| [9] |
张鑫,邢亚娟,贾翔,王庆贵. 北方森林细根对氮沉降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0): 84-90. |
| [10] |
毛晋花,邢亚娟,马宏宇,王庆贵. 氮沉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9): 42-48. |
| [11] |
罗维,黄雅曦,国微,王庆贵. 氮沉降对北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8): 111-116. |
| [12] |
郭 亮,王庆贵,邢亚娟.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2): 81-87. |
| [13] |
董雄德,邢亚娟,闫国永,王庆贵. 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2): 140-150. |
| [14] |
闫国永,邢亚娟,王晓春,韩士杰,王庆贵. 氮沉降对细根动态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5): 79-85. |
| [15] |
刘作云,杨 宁. 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8): 163-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