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玛仁增, 顿玉多吉, 德例归吉, 德吉央宗, 益西多吉, 边巴次仁. 星-地结合对水稻高温热害监测模型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33-141. |
[2] |
孙歌, 接伟光, 胡崴, 张颖智, 乔巍, 魏丽娜, 姜怡彤, 白莉. 菌根真菌及菌根辅助细菌对农作物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88-92. |
[3] |
薛文瑞, 杨自辉, 张永, 郭树江, 王强强, 张剑挥. 民勤荒漠绿洲植被覆盖对地下水和降水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102-109. |
[4] |
周小红.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农作物产量估测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152-156. |
[5] |
胡馨月, 孙倩, 古丽古丽·灭迪力哈孜. 新疆布尔津县五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演变[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6-11. |
[6] |
聂晓瑀, 于春静, 卢倩, 崔继哲. 微生物在农作物秸秆好氧堆肥过程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76-81. |
[7] |
麻磊, 黄晓君, Ganbat Dashzebegd, Mungunkhuyag Ariunaad, Tsagaantsooj Nanzadd, Altanchimeg Dorjsuren, 包刚, 佟斯琴, 包玉海, Enkhnasan Davaadorj. 不同遥感传感器监测森林虫害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91-99. |
[8] |
段永红, 余亚莹, 唐潇, 邓晶.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建议与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139-144. |
[9] |
袁雷, 周刊社, 张东东.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127-134. |
[10] |
黎景锐, 王谢, 罗怀良, 张建华. 四川省农作物种植结构与气候变化耦合协调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69-73. |
[11] |
汪和廷, 张从合, 方玉, 褚进华, 严志, 周桂香, 王林, 杨韦, 申广勒, 王慧. 中国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育种策略影响探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64-74. |
[12] |
卜祥, 张永福, 梁田田, 王建国. 基于MODIS数据2001—2019年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75-83. |
[13] |
胡娟, 周道玮, 关胜超, 张丹. 覆沙对松嫩平原盐碱裸地的改良和利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85-94. |
[14] |
郭岩, 何毅, 张立峰, 邱丽莎, 张国强, 张志华. 2000—2017年中亚地区植被变化遥感监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123-131. |
[15] |
魏玉涛, 刘明欢, 刘可, 普薇如. 多尺度土壤水监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14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