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昕阳, 张跃建, 沈佳, 寿伟松. 厚皮甜瓜‘翠雪5号’种子破休眠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41-44. |
[2] |
韩亚静, 王欣宇, 历佳月, 黄群义, 王瀚婷, 叶乐夫, 付雪. 2种叶面肥对黄瓜-蓟马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113-119. |
[3] |
伊嘉雯, 冯棣, 朱崴, 亓娜, 滕奉魁, 卢小引. 不同品种水稻发芽阶段耐盐性对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10-14. |
[4] |
吕薇, 李胜男, 冯国军, 杨晓旭, 刘畅, 闫志山, 刘大军. 外源褪黑素降低黄瓜体内霜霉威残留的生理生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8): 107-113. |
[5] |
贺磊, 孙恩惠, 邓涛, 雍宬, 范肖东, 黄红英. 樟树加工剩余物育苗容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38-46. |
[6] |
李小艳, 倪畅, 刘旭. 不同防治方法对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30-133. |
[7] |
张河庆, 吴婕, 韩帅, 席亚东, 李跃建, 梁根云. 4种周年轮作模式对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73-80. |
[8] |
银珊珊, 周国彦, 顾博文, 武春成, 闫立英, 谢洋. 褪黑素引发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30-36. |
[9] |
韩帅, 吴婕, 张河庆, 梁根云, 席亚东. 黄瓜新炭疽病原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96-108. |
[10] |
聂必林, 吕海英, 如马南木·尼合买提, 赛比热尼沙木·莫尔扎提. 模拟酸雨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5): 64-70. |
[11] |
林翠香, 宋龙飞, Sergey Garkusha, 宋丰顺, Zhanna Mukhina, 滕斌, 甘泉, Victor Kovalyov, 余海兵, Lubov Yesaulova, 倪大虎. 俄引水稻种质的直播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3): 1-7. |
[12] |
赵自超, 赵时锋, 张宏启, 张海兰, 郭兵, 姚利. 菌渣还田对设施瓜菜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9): 112-118. |
[13] |
赵立群, 田雅楠, 曹玲玲, 曹彩红. 北京、河北、山东黄瓜穴盘商品苗壮苗指数及霜霉病快速抽样检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9): 47-51. |
[14] |
萨如拉, 张雪婷, 杨恒山, 张云, 徐永辉. 秸秆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8): 14-18. |
[15] |
姚澜, 萨如拉, 范富, 冯瑞, 王丽娟, 朱建, 韩香禹. 化感物质对玉米种子及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6):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