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o Pachauri R. K. Meyer. IPCC 2014,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Romance Studies, 2015,4(2):85-88. [2] 吴立, 霍治国, 姜燕, 等.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早稻春季低温灾害的发生趋势与风险[J]. 生态学报, 2016,36(5):1263-1271. [3] 刘颖杰, 林而达.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3(21):51-55. [4] 艾治勇, 郭夏宇, 刘文祥, 等.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29(12):2089-2102. [5] 王保生, 卢冬梅, 刘文英, 等. 江西水稻产量波动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4,27(2):25-27. [6] 李祎君, 王远皓, 张雪芬, 等.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规律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6):74-80. [7] 刘传凤, 高波. 我国南方春季低温冷害气候及其大气环流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1,17(2):179-187. [8] 尤红, 周泓, 白学文, 等. 2011年3月云南连续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暴雨灾害, 2013,32(2):167-175. [9] 高亮之, 郭鹏, 张立中, 等. 中国水稻的光温资源与生产力[J]. 中国农业科学, 1984,17(1):17-23. [10] 马国辉. 南方三熟稻区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3):16-21. [11] 吕伟生, 曾勇军, 石庆华, 等. 近30年江西双季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变化[J]. 中国水稻科学, 2016,30(3):323-334. [12] 冯明, 刘可群, 毛飞. 湖北省气候变化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8):1646-1653. [13] 陈斐, 杨沈斌, 申双和, 等.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春季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J]. 江苏农业学报, 2013,29(3):540-547. [14] 邱在辉, 孔萍, 余传元, 等. 江西省冷害发生规律研究及水稻种植制度分析[J]. 中国稻米, 2016,22(5):20-26. [15] 韩荣青, 陈丽娟, 李维京, 等. 2—5月我国低温连阴雨和南方冷害时空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20(3):312-320. [16] 陆魁东, 罗伯良, 黄晚华, 等. 影响湖南早稻生产的五月低温的风险评估[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32(2):283-289. [17] Jian-Ling L. I., Huo Zhi Guo, Li-Ji W. U., et al.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on Grain Yield of Rice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t the Booting Stage[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14,28(3):277-288. [18] 杨仕华, 余常水, 程本义. 孕穗期自然低温对籼型杂交水稻的影响分析[J]. 杂交水稻, 2003,18(6):51-54. [19] Farrell T. C., Fox K. M., Williams R. L., et al. Genotypic variation for cold tolerance during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in rice: Screening with cold air and cold water[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6,98(2):178-194. [20] 叶昌荣, 戴陆园, 廖新华, 等. 低温诱导下水稻花药和不育花粉数的变化及其与耐冷性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 1996(3):1-6. [21] 赵海燕, 姚凤梅, 张勇, 等. 长江中下游水稻开花灌浆期气象要素与结实率和粒重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9):1765-1771. [22] 潘晓华, 李木英, 曾勇军, 等. 江西双季稻主要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35(1):1-6. [23] 李木英, 石庆华, 潘晓华. 江西省直播稻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1):236-238. [24] 张祖建, 张洪熙, 杨建昌, 等. 江苏近50年粳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J]. 作物学报, 2011,37(1):146-151. [25] 朱德峰, 陈惠哲, 徐一成, 等. 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13,19(4):1-4. [26] 郎有忠, 窦永秀, 王美娥, 等. 水稻生育期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2,38(3):528-534. [27] 李静. 2种生态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和品质差异对比[J]. 种子, 2015,34(4):8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