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钱诚, 严中伟, 符淙斌. 1960—2008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J]. 科学通报, 2011, 56(35):3011-3020. | 
																													
																						| [2] | 钱诚, 严中伟, 符淙斌.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R].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2011. | 
																													
																						| [3] | 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等.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 2005, 63(6):942-955. | 
																													
																						| [4] | 徐铭志, 任国玉. 近40年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15):306-312. | 
																													
																						| [5] | 庞婷婷, 毛万忠, 高杰, 等. 1985—2015年沙坡头区24节气气候变化及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13):182-185. | 
																													
																						| [6] | 许艳, 王国复, 王盘兴. 近50a中国霜期的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09, 29(4):427-33. | 
																													
																						| [7] | 许学莲, 雷玉红, 曹雪枫, 等. 1981—2018 年柴达木盆地作物生长季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18):42-49. | 
																													
																						| [8] | 郁珍艳, 范广洲, 华维, 等. 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四季开始时间的变化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1):73-82. | 
																													
																						| [9] | 祁如英, 张成昭, 郭卫东. 青海省天然收草物候期变化特征介析[J]. 青海气象, 2008(4):16-21. | 
																													
																						| [10] | 祁如英, 赵隆香, 朱保文, 等. 青海诺木洪地区芦苇物候现象变化规律分析[J]. 青海气象, 2011(2):20-24. | 
																													
																						| [11] | 赵芮芮. 1960—2016年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 
																													
																						| [12] | 林厚博, 游庆龙, 焦洋, 等. 基于高分变率格点观测数据的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273-281. | 
																													
																						| [13] | 李林, 王振宇, 秦宁生, 等. 近1100年来柴达木盆地干湿气候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J]. 高原气象, 2005, 24(3):326-330. | 
																													
																						| [14] | 戴升, 申红艳, 李林, 等. 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1):211-220.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1
 | 
																													
																						| [15] | 李海凤, 祁贵明, 郭晓宁.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气候资源区划[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19):201-203. | 
																													
																						| [16] | 李林, 申红艳, 李红梅, 等.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区域显著性及其成因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4):641-650. | 
																													
																						| [17] | 许学莲, 雷玉红, 许圆圆, 等. 近58年柴达木盆地枸杞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10):113-121. | 
																													
																						| [18] | 韩进军, 王建萍, 陈亮, 等. 影响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天气动力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20, 37(2):314-324. | 
																													
																						| [19] | 马伟东, 刘峰贵, 周强, 等. 1961—2017年青藏高原极端降水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3039-3050.  doi: 10.31497/zrzyxb.20201218
 | 
																													
																						| [20] | 汤国安, 杨昕.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试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 
																													
																						| [21]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 
																													
																						| [22] | 邓鹏鑫, 胡庆芳, 王银堂, 等. 太湖流域降水不均匀性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5):34-40. | 
																													
																						| [23] | 舒持恺. 南京市年内二十四节气降水量分配规律研究[J]. 江苏水利, 2020(3):18-24. | 
																													
																						| [24] | 杨玮, 何金海, 王盘兴, 等. 近42年来青藏高原年内降水时空不均匀性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1, 66(3):376-384. | 
																													
																						| [25] | 吕春艳, 李旭, 刘明歆, 等. 柴达木盆地1981—2017年降水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 14(3):78-87. | 
																													
																						| [26] | 唐亚平, 张凯, 张伟, 等. 东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806-811. | 
																													
																						| [27] | 任志艳, 延军平, 王鹏涛. 1960—2012年内蒙古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时空变化[J]. 中国沙漠, 2016, 36(3):760-766.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15.00046
 | 
																													
																						| [28] | 苗运玲, 卓芝正, 张军, 等. 乌鲁木齐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 15(4):9-16. | 
																													
																						| [29] | 曹永强, 李晓瑞. 河北省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特征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3):96-105. | 
																													
																						| [30] | 王米雪, 延军平. 1960—2013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年内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 36(2):277-287. | 
																													
																						| [31] | 祁栋林, 裴玉芳, 晁红艳, 等. 青海省海东市不同等级降水和旱涝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101-11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100005
 | 
																													
																						| [32] | 雷玉红, 王发科, 颜亮东. 格尔木地区枸杞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及管理措施[J]. 青海草业, 2018, 27(3):49-54. | 
																													
																						| [33] | 雷玉红, 梁志勇, 李存莲, 等. 柴达木枸杞发育期监测及其相关气象条件分析[J]. 青海农林科技, 2015(2):32-36. | 
																													
																						| [34] | 雷玉红, 王发科, 许学莲, 等. 柴达木地区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模型构建[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3):89-9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420
 | 
																													
																						| [35] | 沈姣姣, 徐虹, 李建科, 等. 近60年西安市24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J]. 资源科学, 2013, 35(3):645-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