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谢祖彬, 刘琦, 许燕萍, 等. 生物炭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向[J]. 土壤, 2011, 43(6):857-861. | 
																													
																						| [2] | 安显金, 李维. 基于CNKI的我国生物炭研究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 35(6):483-491. | 
																													
																						| [3] | 何绪生, 张树清, 佘雕, 等.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5):16-25. | 
																													
																						| [4] | 袁帅, 赵立欣, 孟海波, 等. 生物炭主要类型、理化性质及其研究展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5):1402-1417. | 
																													
																						| [5] | 陈温福, 张伟明, 孟军. 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16):3324-333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16.003
 | 
																													
																						| [6] | SHINDO H. Elementary composition,humus composition,and decomposition in soil of charred grassland plants[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1991, 37:651-657. | 
																													
																						| [7] | 张伟明, 孟军, 王嘉宇, 等. 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3, 39(8):1445-1451. | 
																													
																						| [8] | 剧永望, 马露冉, 毛佳璇, 等. 秸秆生物炭吸附/钝化土壤重金属的过程机理与影响因素[J].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18(5):13-30. | 
																													
																						| [9] | 牛经纬, 周育智, 苏永东, 等. 农业固废生物炭及其改性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23, 43(12):26-35.  doi: 10.19965/j.cnki.iwt.2022-0941
 | 
																													
																						| [10] | 马铁铮, 马友华, 付欢欢, 等. 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对Cd和Pb污染稻田土壤修复的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32(1):14-19. | 
																													
																						| [11] | 杨慧华, 刘红叶, 张晗, 等. 果菜秸秆生物炭对硝态氮的吸附性能与机制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10(4):1-17. | 
																													
																						| [12] | SEILER W, CRUTZEN P J. Estimates of gross and net fluxes of carbon between the bi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 from biomass burning[J]. Climatic change, 1980, 2:207-247. | 
																													
																						| [13] | 王海候, 吕志伟, 金梅娟, 等. 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43(3):696-703. | 
																													
																						| [14] | 潘逸凡, 杨敏, 董达, 等. 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9):2666-2673. | 
																													
																						| [15] | 王观竹, 陶佳慧, 李琳慧, 等. 不同热解温度及材料来源的生物质炭对水中硝氮的吸附作用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 15(6):109-113. | 
																													
																						| [16] | KATYAL S, THAMBIMUTHU K, VALIX M. Carbonisation of bagasse in a fixed bed reactor:influence of process variables on char yield and characteristics[J]. Renewable energy, 2003, 28(5):713-725. | 
																													
																						| [17] | 高亮, 李志合, 易维明, 等. 棉秆生物炭去除水中Pb(Ⅱ)吸附机理的量化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3):230-238. | 
																													
																						| [18] | 韩子文, 陈威, 任宇亭, 等. 450℃下制备广玉兰落叶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及机理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3):264-270. | 
																													
																						| [19] | 杜衍红, 蒋恩臣, 李治宇, 等. 稻壳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机理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2):193-199,214. | 
																													
																						| [20] | 齐菊锐, 李陟, 许宏鼎, 等. 多孔炭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1):95-100. | 
																													
																						| [21] | 杨选民, 王雅君, 邱凌, 等. 温度对生物质三组分热解制备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4):284-290. | 
																													
																						| [22] | 季雪琴, 吕黎, 陈芬, 等. 秸秆生物炭对有机染料的吸附作用及机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5):1648-1654. | 
																													
																						| [23]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GB/T 12496.8—2015,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1-12. | 
																													
																						| [2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GB/T 12496.10—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S]. 北京: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262-264. | 
																													
																						| [25] | 方慕楠, 宋驰, 罗琦予, 等. 纤维素制备生物炭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评价[J]. 山东化工, 2017, 46(22):163-165. | 
																													
																						| [26] | 黄钰坪, 王登辉, 惠世恩, 等. 生物炭材料吸附VOCs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 2022, 28(2):40-53. | 
																													
																						| [27] | 吴志丹, 尤志明, 江福英, 等. 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茶树枝生物炭理化特征分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4):583-588. | 
																													
																						| [28] | 王成己, 吴志丹, 胡忠良, 等.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烟秆生物质炭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7):774-778. | 
																													
																						| [29] | 宋威, 陈明松, 邢浩翰, 等. 反应条件对水稻秸秆慢速热解产物的影响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39(18):218-225. | 
																													
																						| [30] | 尹晓雯, 杨惠敏, 吐尔逊·吐尔洪, 等. 巴旦木壳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表征[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 39(2):322-329. | 
																													
																						| [31] | 吴丹萍, 陈全, 李东梅, 等. 生物炭含氧官能团的生成溯源及其在污染物吸附降解过程中的作用[J]. 环境化学, 2021, 40(10):3190-3198. | 
																													
																						| [32] | 季雪琴, 孔雪莹, 钟作浩, 等. 秸秆生物炭对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综述[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9):1477-1480,1486. | 
																													
																						| [33] | 张彦彬, 杨会国, 马丽萍, 等. 生物质热解制备多孔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3, 52(11):3101-3106. | 
																													
																						| [34] | 臧金秋, 杨传玺, 王小宁, 等. 生物炭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性能、机理和环境风险[J]. 工业水处理, 2023, 43(12):1-13.  doi: 10.19965/j.cnki.iwt.2022-1032
 | 
																													
																						| [35] | 张千丰, 王光华. 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J]. 土壤与作物, 2012, 1(4):219-226. | 
																													
																						| [36] | 尤心雨, 李正昊, 姜华, 等.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方法及应用现状[J]. 现代农业科技, 2024(3):107-113,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