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22): 117-12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383
收稿日期:
2025-05-14
修回日期:
2025-06-12
出版日期:
2025-08-05
发布日期:
2025-08-11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宁硕瀛,男,1986年出生,陕西西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昆虫多样性与害虫防控。通信地址: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兴庆路88号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Tel:029-83217271,E-mail:ns_ying@163.com。
基金资助:
NING Shuoying(), DING Changping, SHI Yongqiang, CHEN Chuan(
)
Received:
2025-05-14
Revised:
2025-06-12
Published:
2025-08-05
Online:
2025-08-1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明确陕西省瓢虫科昆虫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为该地区瓢虫资源保护及害虫生物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对陕西省瓢虫科昆虫进行资源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瓢虫科昆虫隶属8个亚科、42个属,共计113个物种,其中包括7个陕西省新记录种。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来看,东洋界分布的属、种数量最多(41属107种),其次为古北界(35属78种),新热带界相对较少(7属9种)。从中国动物地理区系来看,华中区分布的属、种数量最多(41属108种),其次为华北区(32属71种),青藏区相对较少(14属22种)。跨区型分析显示,以东洋界成分为主的类群物种丰富度最高,分布型多样,属级和种级均以“古北界-东洋界”双界分布为主,与其他动物地理界联系较弱;以华中区成分为主的类群物种丰富度最高,分布型多样,华中区和华北区的属、种分布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与西南区联系紧密,与其他区域联系较弱。综上所述,陕西省瓢虫科昆虫物种呈现出明显的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地带特征,并以华北区和华中区种类为主。本研究揭示了陕西省瓢虫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与区系过渡性特征,为区域昆虫多样性编目、保护及天敌昆虫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本底数据支撑。
宁硕瀛, 丁昌萍, 石勇强, 陈川. 陕西省瓢虫科昆虫物种组成与区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2): 117-125.
NING Shuoying, DING Changping, SHI Yongqiang, CHEN Chuan. Insec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Fauna Analysis of Coccinellidae in Shaanxi Provinc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22): 117-125.
亚科 | 属 | 种 | 形态特征 |
---|---|---|---|
瓢虫亚科 Coccinellinae | 纹裸瓢虫属 Bothrocalvia | 细纹裸瓢虫 Bothrocalvia circinatella | 虫体近圆形,背部中度拱起。头部栗褐色。前胸背板栗褐色,近后缘具1对“八”字形长形斑。小盾片栗褐色。鞘翅基色栗褐色,每鞘翅具4条黄色纵纹,其中第1条自肩角向下沿外缘伸达2/3处,与第2条相连;第2条自基部外侧1/3处向下延伸至端角,第3、4条分别于中线和内线上,前端自基缘伸出,后部在3/4处汇合为1条,伸向端角与第2条汇合 |
长足瓢虫属 Hippodamia | 理县突角瓢虫 Hippodamia lixianensis | 虫体长卵形,背部轻微拱起,具光泽。头部黑色,复眼间黄色。前胸背板黄色,基半部黑斑从中部向前伸出2个纵带斑。小盾片黑色。鞘翅基色黄色,小盾片下具1个“十”字形黑斑,沿鞘翅下伸、呈条状斑,除该斑外,每鞘翅还具5个黑斑,中端斑呈卵圆形,其余各斑呈方形或长方形,并彼此连接成网状 | |
红瓢虫属 Novius | 大红瓢虫 Novius rufopilosa | 虫体近圆形,背部呈半球形拱起。头部橘红色。前胸背板橘红色,前缘凹陷较深,后缘弧形,中央平截,最宽处较近基部,肩角钝圆,基角不明显。小盾片橘红色,呈正三角形。鞘翅缨红色,无斑纹 | |
小毛瓢虫亚科 Scymninae | 基瓢虫属 Diomus | 褐缝基瓢虫 Diomus akonis | 虫体卵圆形,背部中度拱起,披黄色细毛。头部黄色。前胸背板黄色,或基部具黑褐色斑,或具黑褐色斑纹变大,仅余前侧缘黄棕色。小盾片黑色或黑褐色。鞘翅黄色,基部有1个近三角形黑斑,长度约为2/3鞘翅。浅色个体鞘翅黄色,深色个体鞘翅黑斑扩大至鞘翅侧缘,末端1/3为黄棕色 |
方突毛瓢虫属 Sasajiscymnus | 眼斑方瓢虫 Sasajiscymnus ocellatus | 虫体长卵圆形,背部轻微拱起,披黄色细毛。头部黑色,近口器处黄棕色。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黄色。小盾片黑色。鞘翅大部黑色,末端黄色,每鞘翅具1个黄色“O”形斑 | |
小毛瓢虫属 Scymnus | 端黄小毛瓢虫 Scymnus apiciflavus | 虫体卵圆形,背部强烈拱起,披白色细毛。头部黄褐色或黑色。前胸背板黑色,前缘红褐色。小盾片黑色。鞘翅大部黑色,末端边缘红褐色。腹面腹节红褐色,其余黑色 | |
小毛瓢虫属 Scymnus | 日本小瓢虫 Scymnus japonicus | 虫体长圆形,背部中度拱起,披白色细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基部中央具黑斑。小盾片黑色。鞘翅大部黑色,末端边缘红褐色。前胸腹板及缘折黄褐色,腹板突黑色,中、后胸腹板及鞘翅缘折黑色 |
亚科 | 属 | 种 | 形态特征 |
---|---|---|---|
瓢虫亚科 Coccinellinae | 纹裸瓢虫属 Bothrocalvia | 细纹裸瓢虫 Bothrocalvia circinatella | 虫体近圆形,背部中度拱起。头部栗褐色。前胸背板栗褐色,近后缘具1对“八”字形长形斑。小盾片栗褐色。鞘翅基色栗褐色,每鞘翅具4条黄色纵纹,其中第1条自肩角向下沿外缘伸达2/3处,与第2条相连;第2条自基部外侧1/3处向下延伸至端角,第3、4条分别于中线和内线上,前端自基缘伸出,后部在3/4处汇合为1条,伸向端角与第2条汇合 |
长足瓢虫属 Hippodamia | 理县突角瓢虫 Hippodamia lixianensis | 虫体长卵形,背部轻微拱起,具光泽。头部黑色,复眼间黄色。前胸背板黄色,基半部黑斑从中部向前伸出2个纵带斑。小盾片黑色。鞘翅基色黄色,小盾片下具1个“十”字形黑斑,沿鞘翅下伸、呈条状斑,除该斑外,每鞘翅还具5个黑斑,中端斑呈卵圆形,其余各斑呈方形或长方形,并彼此连接成网状 | |
红瓢虫属 Novius | 大红瓢虫 Novius rufopilosa | 虫体近圆形,背部呈半球形拱起。头部橘红色。前胸背板橘红色,前缘凹陷较深,后缘弧形,中央平截,最宽处较近基部,肩角钝圆,基角不明显。小盾片橘红色,呈正三角形。鞘翅缨红色,无斑纹 | |
小毛瓢虫亚科 Scymninae | 基瓢虫属 Diomus | 褐缝基瓢虫 Diomus akonis | 虫体卵圆形,背部中度拱起,披黄色细毛。头部黄色。前胸背板黄色,或基部具黑褐色斑,或具黑褐色斑纹变大,仅余前侧缘黄棕色。小盾片黑色或黑褐色。鞘翅黄色,基部有1个近三角形黑斑,长度约为2/3鞘翅。浅色个体鞘翅黄色,深色个体鞘翅黑斑扩大至鞘翅侧缘,末端1/3为黄棕色 |
方突毛瓢虫属 Sasajiscymnus | 眼斑方瓢虫 Sasajiscymnus ocellatus | 虫体长卵圆形,背部轻微拱起,披黄色细毛。头部黑色,近口器处黄棕色。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黄色。小盾片黑色。鞘翅大部黑色,末端黄色,每鞘翅具1个黄色“O”形斑 | |
小毛瓢虫属 Scymnus | 端黄小毛瓢虫 Scymnus apiciflavus | 虫体卵圆形,背部强烈拱起,披白色细毛。头部黄褐色或黑色。前胸背板黑色,前缘红褐色。小盾片黑色。鞘翅大部黑色,末端边缘红褐色。腹面腹节红褐色,其余黑色 | |
小毛瓢虫属 Scymnus | 日本小瓢虫 Scymnus japonicus | 虫体长圆形,背部中度拱起,披白色细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基部中央具黑斑。小盾片黑色。鞘翅大部黑色,末端边缘红褐色。前胸腹板及缘折黄褐色,腹板突黑色,中、后胸腹板及鞘翅缘折黑色 |
亚科 | 属数/总属数 | 属数在总属数中的占比/% | 物种数/总物种数 | 物种数在总物种数中的占比/% |
---|---|---|---|---|
瓢虫亚科Coccinellinae | 22/42 | 52.38 | 54/113 | 47.79 |
红瓢虫亚科Coccidulinae | 2/42 | 4.76 | 5/113 | 4.42 |
盔唇瓢虫亚科Chilocorinae | 3/42 | 7.14 | 6/113 | 5.31 |
小艳瓢虫亚科Sticholotidinae | 1/42 | 2.38 | 1/113 | 0.88 |
小毛瓢虫亚科Scymninae | 6/42 | 14.29 | 23/113 | 20.35 |
隐胫瓢虫亚科Aspidimerinae | 3/42 | 7.14 | 6/113 | 5.31 |
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 | 4/42 | 9.52 | 13/113 | 11.5 |
显盾瓢虫亚科Hyperaspinae | 1/42 | 2.38 | 5/113 | 4.42 |
亚科 | 属数/总属数 | 属数在总属数中的占比/% | 物种数/总物种数 | 物种数在总物种数中的占比/% |
---|---|---|---|---|
瓢虫亚科Coccinellinae | 22/42 | 52.38 | 54/113 | 47.79 |
红瓢虫亚科Coccidulinae | 2/42 | 4.76 | 5/113 | 4.42 |
盔唇瓢虫亚科Chilocorinae | 3/42 | 7.14 | 6/113 | 5.31 |
小艳瓢虫亚科Sticholotidinae | 1/42 | 2.38 | 1/113 | 0.88 |
小毛瓢虫亚科Scymninae | 6/42 | 14.29 | 23/113 | 20.35 |
隐胫瓢虫亚科Aspidimerinae | 3/42 | 7.14 | 6/113 | 5.31 |
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 | 4/42 | 9.52 | 13/113 | 11.5 |
显盾瓢虫亚科Hyperaspinae | 1/42 | 2.38 | 5/113 | 4.42 |
序号 | 区系型 | 分布型 | 属数/总属数 | 属数在总属数中的占比/ % | 物种数/总物种数 | 物种数在总物种数中的占比/ % |
---|---|---|---|---|---|---|
1 | 单区型 | 古北界 | 0/42 | 0 | 3/113 | 2.65 |
2 | 东洋界 | 7/42 | 16.67 | 35/113 | 30.97 | |
3 | 二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 | 20/42 | 47.62 | 52/113 | 46.02 |
4 | 古北界-新北界 | 0/42 | 0 | 2/113 | 1.77 | |
5 | 三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 | 4/42 | 9.52 | 6/113 | 5.31 |
6 | 古北界-东洋界-澳洲界 | 0/42 | 0 | 1/113 | 0.88 | |
7 | 古北界-东洋界-非洲界 | 1/42 | 2.38 | 1/113 | 0.88 | |
8 | 古北界-新北界-新热带界 | 1/42 | 2.38 | 1/113 | 0.88 | |
9 | 四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澳洲界 | 1/42 | 2.33 | 1/113 | 0.88 |
10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非洲界 | 2/42 | 4.76 | 2/113 | 1.77 | |
11 | 五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澳洲界-非洲界 | 0/42 | 0 | 1/113 | 0.88 |
12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非洲界-新热带界 | 0/42 | 0 | 1/113 | 0.88 | |
13 | 古北界-东洋界-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 | 1/42 | 2.38 | 1/113 | 0.88 | |
14 | 六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 | 5/42 | 11.9 | 6/113 | 5.31 |
序号 | 区系型 | 分布型 | 属数/总属数 | 属数在总属数中的占比/ % | 物种数/总物种数 | 物种数在总物种数中的占比/ % |
---|---|---|---|---|---|---|
1 | 单区型 | 古北界 | 0/42 | 0 | 3/113 | 2.65 |
2 | 东洋界 | 7/42 | 16.67 | 35/113 | 30.97 | |
3 | 二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 | 20/42 | 47.62 | 52/113 | 46.02 |
4 | 古北界-新北界 | 0/42 | 0 | 2/113 | 1.77 | |
5 | 三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 | 4/42 | 9.52 | 6/113 | 5.31 |
6 | 古北界-东洋界-澳洲界 | 0/42 | 0 | 1/113 | 0.88 | |
7 | 古北界-东洋界-非洲界 | 1/42 | 2.38 | 1/113 | 0.88 | |
8 | 古北界-新北界-新热带界 | 1/42 | 2.38 | 1/113 | 0.88 | |
9 | 四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澳洲界 | 1/42 | 2.33 | 1/113 | 0.88 |
10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非洲界 | 2/42 | 4.76 | 2/113 | 1.77 | |
11 | 五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澳洲界-非洲界 | 0/42 | 0 | 1/113 | 0.88 |
12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非洲界-新热带界 | 0/42 | 0 | 1/113 | 0.88 | |
13 | 古北界-东洋界-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 | 1/42 | 2.38 | 1/113 | 0.88 | |
14 | 六区型 | 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 | 5/42 | 11.9 | 6/113 | 5.31 |
序号 | 区系型 | 分布型 | 属数/总属数 | 属数在总属数 中的占比/% | 物种数/总物种数 | 物种数在总物种数 中的占比/% |
---|---|---|---|---|---|---|
1 | 单区型 | 华北区 | 0/42 | 0 | 3/113 | 2.65 |
2 | 华中区 | 5/42 | 9.52 | 14/113 | 12.39 | |
3 | 二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4 | 华北区-华中区 | 4/42 | 9.52 | 12/113 | 10.62 | |
5 | 华中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6 | 华中区-西南区 | 1/42 | 2.38 | 9/113 | 7.96 | |
7 | 华中区-华南区 | 1/42 | 2.38 | 5/113 | 4.42 | |
8 | 三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 | 1/42 | 2.38 | 3/113 | 2.65 |
9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0 | 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 | 0/42 | 0 | 4/113 | 3.54 | |
11 | 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 | 3/42 | 7.14 | 4/113 | 3.54 | |
12 | 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3 | 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14 | 华中区-青藏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5 | 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 | 2/42 | 7.14 | 8/113 | 7.08 | |
16 | 四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 | 1/42 | 2.38 | 5/113 | 4.42 |
17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8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9 | 蒙新区-华北区-东北区-华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20 | 蒙新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21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 | 0/42 | 0 | 2/113 | 1.77 | |
22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23 | 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 | 1/42 | 2.38 | 3/113 | 2.65 | |
24 | 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 | 3/42 | 7.14 | 9/113 | 7.96 | |
25 | 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26 | 五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27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 | 0/42 | 0 | 2/113 | 1.77 | |
28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29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30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 | 3/42 | 7.14 | 1/113 | 0.88 | |
31 | 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32 | 六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西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33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 | 2/42 | 4.76 | 3/113 | 2.65 | |
34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 | 0/42 | 0 | 2/113 | 1.77 | |
35 | 七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 | 10/42 | 23.81 | 7/113 | 6.19 |
序号 | 区系型 | 分布型 | 属数/总属数 | 属数在总属数 中的占比/% | 物种数/总物种数 | 物种数在总物种数 中的占比/% |
---|---|---|---|---|---|---|
1 | 单区型 | 华北区 | 0/42 | 0 | 3/113 | 2.65 |
2 | 华中区 | 5/42 | 9.52 | 14/113 | 12.39 | |
3 | 二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4 | 华北区-华中区 | 4/42 | 9.52 | 12/113 | 10.62 | |
5 | 华中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6 | 华中区-西南区 | 1/42 | 2.38 | 9/113 | 7.96 | |
7 | 华中区-华南区 | 1/42 | 2.38 | 5/113 | 4.42 | |
8 | 三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 | 1/42 | 2.38 | 3/113 | 2.65 |
9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0 | 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 | 0/42 | 0 | 4/113 | 3.54 | |
11 | 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 | 3/42 | 7.14 | 4/113 | 3.54 | |
12 | 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3 | 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14 | 华中区-青藏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5 | 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 | 2/42 | 7.14 | 8/113 | 7.08 | |
16 | 四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 | 1/42 | 2.38 | 5/113 | 4.42 |
17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8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19 | 蒙新区-华北区-东北区-华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20 | 蒙新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21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 | 0/42 | 0 | 2/113 | 1.77 | |
22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23 | 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 | 1/42 | 2.38 | 3/113 | 2.65 | |
24 | 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 | 3/42 | 7.14 | 9/113 | 7.96 | |
25 | 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26 | 五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27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 | 0/42 | 0 | 2/113 | 1.77 | |
28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29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 | 1/42 | 2.38 | 1/113 | 0.88 | |
30 | 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 | 3/42 | 7.14 | 1/113 | 0.88 | |
31 | 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
32 | 六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西南区 | 0/42 | 0 | 1/113 | 0.88 |
33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 | 2/42 | 4.76 | 3/113 | 2.65 | |
34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 | 0/42 | 0 | 2/113 | 1.77 | |
35 | 七区型 | 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 | 10/42 | 23.81 | 7/113 | 6.19 |
分布型 | 物种数 | 华北区 | 华中区 | 华南区 |
---|---|---|---|---|
华北区 | 5 | 5 | ||
华中区 | 22 | 22 | ||
西南区 | 0 | 0 | ||
华北区-华中区 | 29 | 29 | 29 | |
华中区-西南区 | 19 | 19 | 19 | |
华北区-西南区 | 0 | 0 | 0 | |
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 | 38 | 38 | 38 | 38 |
合计 | 113 | 72 | 108 | 57 |
分布型 | 物种数 | 华北区 | 华中区 | 华南区 |
---|---|---|---|---|
华北区 | 5 | 5 | ||
华中区 | 22 | 22 | ||
西南区 | 0 | 0 | ||
华北区-华中区 | 29 | 29 | 29 | |
华中区-西南区 | 19 | 19 | 19 | |
华北区-西南区 | 0 | 0 | 0 | |
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 | 38 | 38 | 38 | 38 |
合计 | 113 | 72 | 108 | 57 |
[1] |
|
[2] |
|
[3] |
|
[4] |
刘崇乐.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五册瓢虫科(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3.
|
[5] |
庞雄飞, 毛金龙.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四册瓢虫科(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
[6] |
庞虹, 任顺祥, 曾涛, 等. 中国瓢虫物种多样性及利用[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
|
[7] |
任顺祥, 王兴民, 庞虹, 等. 中国瓢虫原色图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8] |
王兴民, 陈晓胜. 中国瓢虫图鉴[M]. 福州: 海峡书局出版社, 2022.
|
[9] |
庞虹. 瓢虫科分类研究的现状[J]. 昆虫知识, 2002, 39(1):17-22.
|
[10] |
高爱宝. 中国瓢虫的物种多样性[J]. 江西植保, 2006, 29(1):31-33.
|
[11] |
蒲天胜, 韦德卫. 中国瓢虫科昆虫的区系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1991(3):79-85.
|
[12] |
庞虹. 中国瓢虫科的物种多样性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68-71.
|
[13] |
张晓宁, 欧晓红. 云南食植瓢虫亚科部分种类区系研究[J]. 昆虫分类学报, 2010, 32(S1):53-60.
|
[14] |
阿尔孜姑丽·肉孜. 新疆北部绿洲生态区瓢虫科昆虫分类、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动态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15] |
刘畅. 陕西省秦岭南北气候的差异性及其变化[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6.
|
[16] |
霍科科, 任国栋, 郑哲民. 秦巴山区蚜蝇区系分析分类(昆虫纲:双翅目)[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17] |
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省经济昆虫图志鞘翅目:瓢虫[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
[18] |
李兆英. 陕西秦岭瓢虫亚科昆虫资源与利用[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2):110-112.
|
[19] |
杨星科, 葛斯琴. 秦岭昆虫志第五卷——鞘翅目(一)[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8.
|
[20] |
耿云东. 山西省瓢虫科分类研究[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
[21] |
陈杰仪. 泰国瓢虫科分类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
[22] |
李文景. 世界盔唇瓢虫族Chilocorini Mulsant的系统分类学研究(鞘翅目:瓢虫科)[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
[23] |
梁馨月. 中国弯叶毛瓢虫属Nephus的系统分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24] |
吕燕青. 世界小艳瓢虫(鞘翅目:瓢虫科)族的系统分类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5] |
佟俊博. 中国方突毛瓢虫属Sasajiscymnus Vandenberg系统分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6] |
庞雄飞, 毛金龙. 中国瓢虫科的分类概要[J]. 昆虫天敌, 1979(2):13-27.
|
[27] |
庞雄飞, 毛金龙. 我国瓢虫亚科昆虫名录[J]. 昆虫天敌, 1980(2):32-39.
|
[28] |
吴飞, 赵萍. 凯里学院馆藏瓢虫科昆虫名录[J]. 凯里学院学报, 2013, 31(6):74-77.
|
[29] |
刘月英, 罗进仓, 魏玉红. 甘肃瓢甲科昆虫资源名录[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1):1-5.
|
[30] |
黄邦侃, 庞雄飞. 福建省瓢虫科昆虫名录[A].// 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昆虫学会.纪念澳洲瓢虫输引成功100周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福建, 1988:229-242.
|
[31] |
陈悦, 雷婷, 虎常萍, 等. 甘肃农业大学馆藏瓢甲科昆虫名录[J]. 甘肃科技, 2019, 35(4):88-92.
|
[32] |
石亚萍. 瓢虫科主要类群成虫口器超微形态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24.
|
[33] |
|
[34] |
张荣祖. 中国动物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
[35] |
章士美. 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区划[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
[36] |
安依妍, 李彦巧, 党利红. 陕西秦巴山区缨翅目昆虫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25, 47(3):721-730.
|
[37] |
|
[38] |
申效诚, 刘新涛, 任应党, 等. 中国昆虫区系的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和地理区划[J]. 昆虫学报, 2013, 56(8):896-906.
|
[39] |
徐海涛. 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40] |
何鹏兴, 郑哲民, 卜云.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调查及区系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94-98.
|
[41] |
邓晨晖, 白红英, 马新萍, 等. 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J]. 生态学报, 2021, 41(3):1068-1080.
|
[42] |
王茜, 穆祺, 罗漫雅, 等. 秦岭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的时空异质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2057-2067.
doi: 10.13287/j.1001-9332.202208.019 |
[1] | 赵芳, 高运青, 高韶斌, 郑丽珍, 李姝彤, 尚启兵, 徐东旭, 关翔宇. 河北省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5): 23-29. |
[2] | 李静, 李海霞, 李正华, 郭成博, 王艳敏, 孙培琳, 白卉. 丁香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74-83. |
[3] | 王晨龙, 闵杰, 梁睿, 谭熊宇, 王烁, 吾木提·艾山江.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84-93. |
[4] | 戈秀梅, 李芳, 万晓婷, 韩邦兴, 陈存武. 不同栽培模式下多花黄精根腐病病株与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3): 59-68. |
[5] | 李得禄, 张锦春, 袁宏波, 曹蕾, 赵倩云. 石羊河流域油蒿群落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2): 41-46. |
[6] | 陈杰, 龙婷, 曹易蓉, 孙淦琳, 王文倩, 申开元, 金思同, 蔡浩升, 陈斌. 取食银杏的粗狭肋鳃金龟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123-132. |
[7] | 刘艳超, 翁仕洋, 魏聪. 怒江西藏段3种鱼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149-156. |
[8] | 刘东海, 戴志刚, 梅亮贤, 乔艳, 张智, 肖卓熙, 李菲, 胡诚. 短期施肥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43-48. |
[9] | 赵明侠, 陈茜, 刘小丽, 韦兵, 周祚琴, 桑杨利, 张倩倩, 屈长青. 太和香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91-97. |
[10] | 龚艾琪, 杨复香, 陈秀华, 李文豪, 谭文峰. 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8): 99-107. |
[11] | 李振姣. 200份谷子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13-18. |
[12] | 徐宇, 许志强, 严维辉, 李佳佳, 黄鸿兵, 李旭光, 刘远柱, 潘建林. 基于全基因组SNP变异分析江苏克氏原螯虾7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144-151. |
[13] | 叶开梅, 陈维, 任明刚, 吴家丽, 何大智, 牛力立. 18份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38-44. |
[14] | 王琦, 史高川, 田鑫, 李阳, 李夏媛, 武艳霞, 高鹏.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7): 54-61. |
[15] | 黄桂芳, 汪新, 葛长字, 魏观渊. 游泳生物在养殖区分布的多样性及不确定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4): 149-15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