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宇杰, 贾巧君, 焦劼, 陈喜良, 马存德, 常晖, 梁宗锁. 生理生化法评价黄精属种质资源的耐荫性和抗寒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96-103. |
[2] |
王学芳, 张忠鑫, 郑磊, 董育红, 张耀文, 田建华. 多效唑、烯效唑对油菜‘秦优1618’苗期特性和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6): 36-40. |
[3] |
佟斌, 李虹, 孙波. 杂交蓝莓‘兴安1号’抗寒能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57-61. |
[4] |
任勃, 王翰盈, 付婷钰, 文祝友, 熊海蓉, 张先文. 抗寒剂的叶喷施用方法及其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3): 1-6. |
[5] |
付婷钰, 熊海蓉, 文祝友, 史万杰, 熊远福. 植物抗寒剂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31-36. |
[6] |
唐娅丽,赵凌波,彭正松,廖明莉,欧阳钟鸣,魏淑红,杨 军,杨在君. 小麦三雌蕊近等基因系的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1): 37-42. |
[7] |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 竹,张向前,李 玮,陈 欢. 淮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寒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7): 22-27. |
[8] |
樊荣辉,黄敏玲,林 兵,王振波,钟淮钦. 不同光照条件对鹤望兰抗寒性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4): 154-158. |
[9] |
刘翠兰,燕丽萍,王开芳,臧真荣,王因花,任飞,吴德军,李庆国. 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4): 159-164. |
[10] |
冯鹏,孙力,申晓慧,李如来,郑海燕,李志民,李增杰,姜成,郭伟. 转CpFATB 基因苜蓿后代抗寒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9): 31-36. |
[11] |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吐尔逊·吐尔洪,叶 凯,吉春容. 不同冷冻温度、时间对核桃枝条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8): 22-27. |
[12] |
武彦霞,田建保,乔永胜,石美娟,田鑫,刘朝红,茹慧玲,梁芊,程培红. 低温胁迫下核桃叶片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 101-106. |
[13] |
张振东,弓瑞娟,王 哲,高 姣,李颖岳,张 钢,庞晓明. 电阻抗图谱法与电导法测定枣树枝条抗寒性的相关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4): 127-134. |
[14] |
李鹏程,李 铭,郭绍杰,苏学德,张连杰. 几种葡萄砧木的引种表现及抗寒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4): 93-97. |
[15] |
付伟,赵俊权. 木薯抗寒性及相关性状基因定位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7): 172-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