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尹国, 路正营, 孙璐, 张彦波, 李世云. 金花葵染色体倍性分析及属间远缘杂交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16-21. |
[2] |
白一苇, 张世壮, 王雁楠, 高晓茹, 牛金彪, 何绍贞. 植物组织培养中抗污染培养基新配方的探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6): 89-96. |
[3] |
杨颖, 康兰, 耿新, 陈玉珍, 卢存福. 植物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25-30. |
[4] |
董鲁浩, 李晓慧, 宋语宁, 王贺, 李兴国, 别晓敏. 5-氮杂胞嘧啶核苷降低小麦成熟胚再生频率[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 26-30. |
[5] |
王春芳, 刘晶晶, 李伟, 栾素荣, 史慎奎, 刘国庆. 糜子愈伤诱导及再分化最适条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9): 94-99. |
[6] |
李惠玲, 罗玉兰, 章漳, 尹丽娟, 李圃锦, 张冬梅. 细梗蔷薇种子发芽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3): 89-93. |
[7] |
何鹏亮, 蒋美艳, 邓淑琼, 伍旭东, 揭雨成, 邢虎成. 苎麻体细胞植株再生体系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2): 104-110. |
[8] |
郑本川,张锦芳,李浩杰,崔成,柴靓,蒋俊,蒋梁材. 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9): 22-27. |
[9] |
李洪丽,端木慧子,马春泉. 甜菜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0): 31-36. |
[10] |
田 菊,白婷玉,铁 英,李奕稹,林晓飞. 高抗寒毛白杨杂种离体培养及玻璃化苗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9): 70-75. |
[11] |
都明理,徐娇,朱楚然,王丽红,隋春,魏建和.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白木香[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6): 80-83. |
[12] |
邵冰洁,刘文竹,许建新,高永慧,赵惠恩. 小滨菊组培快繁体系的初步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 62-67. |
[13] |
王因花,燕丽萍,孔雨光,李丽,王开芳,刘翠兰,任飞,吴德军. 绒毛白蜡组培快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4): 41-46. |
[14] |
王桢,张永春,杨柳燕,蔡友铭,李青竹. 西红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2): 100-106. |
[15] |
杨贞,张永春,杨柳燕,陈敏敏,蔡友铭. 牡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1): 5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