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年国, 周裕华, 潘桂平, 周文玉, 侯文杰, 刘本伟, 于飞. 脊尾白虾低盐种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141-147. |
[2] |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禹阳, 张铅, 刘帅, 谢一芝. 高产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6号’的选育及育种策略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44-51. |
[3] |
李文业, 徐放, 王海华, 朱报著. ‘广东含笑’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4): 47-52. |
[4] |
田鑫, 钟程, 罗欢, 李雪飘. 两种野生大豆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及染色体核型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32-38. |
[5] |
肖炜, 李大宇, 祝琳, 邹芝英, 喻杰, 杨弘. 4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子代肌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 139-144. |
[6] |
毕红园, 柴永峰, 赵智勇, 李秀绒, 王倩, 潘田雨. 耐旱耐热小麦新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7): 1-6. |
[7] |
孙妮娜, 赵明, 王冬梅, 孙亮, 严美玲, 赵倩, 姜鸿明, 于经川, 李林志. 小麦骨干亲本‘鲁麦14’的育种价值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0): 13-17. |
[8] |
吴倩, 李智, 于伟, 李杰坤, 胡国玉, 王大刚, 黄志平. 大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 43-48. |
[9] |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油用大豆品种合农75亲本系谱与品种特性分析及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1): 11-15. |
[10] |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小粒大豆品种合农113选育及亲本系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6): 24-28. |
[11] |
朱树人,朱永安,孟庆磊,安丽,于振海,张媛媛. 大鳞鲃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1): 142-145. |
[12] |
李金霞,储博彦,赵玉芬,尹新彦. 大花萱草‘黄油花’和‘粉秀客’杂交子代的鉴定与核型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6): 85-92. |
[13] |
张静文,崔金腾,张克中. 5种新颖亚洲百合染色体核型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4): 129-134. |
[14] |
唐芬芬,杨伟克,朱 峰,邵榆岚,张永红,白兴荣.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2): 25-28. |
[15] |
刘勇,艾均文,薛宏,何行健,刘昌文,郑颖. 家蚕脂肪酶(Bmlipase-1)基因在抗血液型脓病不同遗传类型材料中的表达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3): 3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