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玉心, 牟春生 . 鲁麦14号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J]. 山东农业科学, 1992,6:13-14.
|
[2] |
王玉心, 姜鸿明, 牟春生 , 等. 鲁麦14广适性及增产潜力分析[J].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12(1):21-26.
|
[3] |
方正, 翟冬峰 . 冬小麦杂交育种实践60年回顾[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45(3):114-118.
|
[4] |
王江春, 牟春生, 刘学卿 , 等. 鲁麦14号小麦种子的高空诱导效应初探[J].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7,14(2):95-99.
|
[5] |
王江春, 刘学卿, 辛庆国 , 等. 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生物学特点及灌浆期生理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6):66-71.
|
[6] |
盖红梅, 李玉刚, 王瑞英 , 等. 鲁麦14对山东新选育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J]. 作物学报, 2012,38(6):954-961.
|
[7] |
李玉刚, 任民, 孙绿 , 等. 利用SSR和SNP标记分析鲁麦14对青农2号的遗传贡献[J]. 作物学报, 2018,44(2):159-168.
|
[8] |
刘兆晔, 于经川, 孙妮娜 , 等. 骨干亲本鲁麦13、鲁麦14在山东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87-89.
|
[9] |
Gent M P N. 收获指数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光合产物的同化与分配[J]. 麦类作物学报, 1990,6:42.
|
[10] |
盛承师 . 小麦冠层形态结构与籽粒产量的关系(三)理想株型的设计[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87,1:35-38.
|
[11] |
庄巧生, 王恒立 . 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7: 424-450.
|
[12] |
方正, 刘维正, 杨今胜 , 等. 从鲁麦14号的育成论小麦种质资源改良策略[J]. 麦类作物学报, 2005,25(6):121-124.
|
[13] |
方正, 翟冬峰, 刘维正 . 小麦育种中亲本创新的典型事例及难点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37(5):609-616.
|
[14] |
张正斌 . 小麦遗传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59.
|
[15] |
Borojeveic S, Dencie S. 基因-性状概念在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择中的应用[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0,4:1-4.
|
[16] |
庄巧生 .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
[17] |
徐鑫, 李小军 . 小麦骨干亲本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41(2):5-8.
|
[18] |
刘旭 .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价值的分析[J]. 中国资产评估, 2009,3:26-30.
|
[19] |
金善宝 . 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100.
|
[20] |
周跃东 . 小麦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的选育和应用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2,10(4):682-688.
|
[21] |
李晴祺, 李安飞, 包文翊 , 等. 冬小麦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研究利用的进展[A].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C].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465-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