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然, 兴旺, 刘大丽, 吴则东, 王茂芊. 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甜菜种子的引发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9-25. |
[2] |
杜宜新, 石妞妞, 阮宏椿, 连金番, 甘林, 陈福如. 银川大豆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种衣剂对其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103-109. |
[3] |
侯雯, 杜卓, 张凤云, 吴子温, 王丽, 路运才. 种子处理技术对早播玉米出苗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4): 15-20. |
[4] |
刘朝阳, 王荣华, 王维成, 刘小越, 刘镎, 刘晓晗, 刘大丽, 吴则东, 王茂芊. 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4): 21-26. |
[5] |
刘小越, 王荣华, 王维成, 刘镎, 刘晓晗, 刘朝阳, 刘大丽, 吴则东, 王茂芊. 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甜菜种子引发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1): 9-14. |
[6] |
任美凤,陆俊姣,李大琪,董晋明,张 萌,张仙红. 4种种衣剂对红芸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4): 133-137. |
[7] |
孙斌,张志刚,王素平,窦瑞木. 14种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防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4): 128-132. |
[8] |
沈奇,杨森,徐静,王仙萍,管仲荣,周凌,王涛,田恩阔. 种衣剂对紫苏发芽率及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8): 21-25. |
[9] |
文卓琼,熊文洋,熊海蓉,熊远福,文祝友,王楠楠. 早稻种子包衣肥的缓释性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9): 6-9. |
[10] |
任学祥,叶正和,苏贤岩,丁克坚,陈 莉,刘金晶. 防小麦纹枯病种衣剂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0): 167-170. |
[11] |
王楠楠,熊海蓉,文祝友,王 锦,熊远福,王宇婷. 早稻种子包衣肥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6): 1-6. |
[12] |
王娟 吉庆勋 韩松 党永富 乔传令. 种衣剂副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5): 7-10. |
[13] |
李铭东 李惠霞 赵桂琴 李昭煜. 三唑酮种衣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防病增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 316-320. |
[14] |
蒋小姝 莫海涛 苏海佳 张小勇. 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农业领域方面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6): 170-174. |
[15] |
熊海蓉. 种子包衣肥理化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0): 217-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