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力,曹树青,戴新宾,等.光强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中国烟草学报,2000,6(4):17~20 2 刘贞琦,刘劲松,刘振业.高海拔区烟草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中国烟草学报,1995,2(4):34~39 3 刘雪松,刘贞琦,赵德刚,等.烤烟成熟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贵州农学院学报,1991,10(1):1~6 4 任贤进,任宝璋.烟草的光合作用.农业与技术,1997,(5):7~10 5 郑克宽,任有志,吕风山,等.烤烟合理群体结构和产质量形成规律的研究.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5,16(1):28~34 6 郑克宽,任有志,吴云霞,等.烤烟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生理指标研究.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5,16(4):61~66 7 周金仙,卢江平,白永富,等.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量、品质变化研究初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1):97~102 8 查宏波,黄帏,钱文清.不同烤烟品种干物质的积累动态.烟草科技,2004,(1):39~40 9 周金仙,白永富,张恒,等.云南烟草品种区域试验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1):78~85 10 易建华,孙在军,李挥文,等.G80光合特性的影响.烟草科技,2002,(4):29~31 11 赖禄祥,卢 平,郑功幼,等.烤烟品种云烟85在三明烟区的栽培特性研究.中国烟草科学,2002,(2):42~44 12 李永平,王颖宽,马文广,等.烤烟新品种云烟87的选育及特征特性.中国烟草科学,2001,18(1):97~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