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军,郝明德.黄土高原旱地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9(1):9-13 [2] 朱祖祥.土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276-279. [3]骆东奇, 白洁, 谢德体.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J].土壤与环境, 2002, 11(2):202-205 [4]. 吕贻忠,李保国.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29.331 [5] 香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000 [6].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5:25.95. [7] 彭娜, 王开峰, 谢小立, 等.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 2((2):):6-10 [8]尹永强, 何明雄, 邓明军.土壤酸化对土壤养分及烟叶品质的影响及改良措施[J].中国烟草科学, 2008, 29(1):51-54 [9]李志宏, 徐爱国, 龙怀玉, 等.中国植烟土壤肥力状况及其与美国优质烟区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36-42 [10]韩继红, 李传省, 黄秋萍.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J].中国园林, 2003, 19(7):74-76 [11] 胡国松, 郑伟, 王震东.烤烟营养原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 25 一40. [12]李虎,王立刚,邱建军.传统施肥下农田氮素累积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7):141-147 [13]王博,杨焕文,李佛琳,等.丽江市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6(3):382-388 [14]申丽霞,王璞.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8):265-268 [15] 王云,徐昌旭,汪怀建.施肥与耕作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 1, 30((3)):500-507 [16]张燕, 张洪, 彭补拙, 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J].水土保持通报, 2002, 23(1):23-31 [17]刘世梁, 傅伯杰, 吕一河, 等.坡面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03, 23(3):414-420 [18]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湖南烟区土壤 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830-834 [19]夏雪,谷洁,高华,秦清军,刘磊,解媛媛.不同配肥方案对土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2):472-176 [20]王改玲,李立科,郝明德,洪坚平.长期施肥及不同施肥条件下秸秆覆盖、灌水对土壤酶和养分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12, 26(1):129-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