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文柯.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6.
[2] 李波,张俊飚.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1999年—2005年数据的实证[J].湖北社会科学,2009(1):64-67.
[3] 高向军,鞠正山.中国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J].资源·产业,2005,7(2):1-3.
[4] 刘胜华.我国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其立法[J].环境与生态,2004(21):53-56.
[5] 曲福田,赵海霞,朱德明,等.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自然生态保护,2005,2(13):57-59.
[6] 任志远,张艳芳,李晶,等.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155-158.
[7] 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6.
[8] 李祚泳,丁晶,彭荔红.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4-169.
[9] 黄辉玲,罗文斌,吴次芳,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316-322.
[10] 余健,房莉,仓定帮,等.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5):260-266.
[11] 吴涛,任平.基于物元模型的四川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6):53-58,70.
[12] 刘洪,孙国夕,曹瑞祥.物元法在苏州市第II承压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8,29(2):108-114.
[13] 张小虎,雷国平,袁磊,等.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88-93.
[14] 张洪军.生态规划尺度、空间布局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7:16.
[15] 李秀霞,张希.基于熵权法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9):13-17.
[16] 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14)[BD/CD].四川: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EB/OL].http://www.zhb.gov.cn/,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