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继业.沙漠-河岸过渡带白刺沙堆个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
[2] 何兴东,赵爱国,段争虎,等.极端干旱沙漠中无沙埋干扰时几种固沙植物栽植试验研究[J].中国沙漠,2003,23(3):246-251.
[3] Shaltout K H, Sheded M G, et al. Phytosociology and size strueture of Nitradaretusa along the EgyPtian Red Sea coast[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3,53:331-345.
[4]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张飞,赵睿,等.新疆干旱区土地盐渍化信息提取及实证分析[J].土壤通报,2007,38(4):625-630.
[5] 赵可夫,范海,江行玉,等.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l):31-35.
[6] 张胜景,杜卫军,王文成.西伯利亚白刺耐盐性鉴定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37-38.
[7] 黄振英,吴鸿,胡正海.新疆10 种沙生植物旱生结构的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5,15(5):56-61.
[8] 李双福,张启昌.白刺属植物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2005,6(1):78-81.
[9] 刘生龙,高志海,催建国.唐古特白刺种源试验[J].西北植物学报,1997,17(6):115-118.
[10] 李红,章英才,张鹏.白刺属植物研究综述[J].农业科学研究,2006,27(4):61-64.
[11] 潘晓玲,沈观冕,孙鹏.白刺属植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9,21(3):287-295.
[12] 王成,何伟忠,乔坤云,等.新疆主栽红枣氨基酸组成比较分析[J].新疆农业科,2014,51(12):2196-2200.
[13] 陈宗礼,贺晓龙,张向前,等.陕北红枣的氨基酸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4):296-303.
[14] 刘金荣,李艳,周静.白刺果氨基酸分析[J].农垦医学,2001,23(5):289.
[15] 江海风,马品一,金月,等. 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科学仪器,2013(4):55-61.
[16] 陈体恭,曾丽静,李茸.野生植物白刺果(沙樱桃)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J].干旱造林研究,1989:19-31.
[17] 高航,索有瑞.柴达木盆地西伯利亚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的氨基酸含量与其营养评价[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24(4):4-7.
[18] 张昌颖.生物化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05-561.
[19] 努尔巴衣. 阿布都沙力克,潘晓玲.白刺属植物化学成分分析及系统学意义[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50-54.
[20] 马挺军,徐艺青.西伯利亚白刺籽油的抗疲劳活性[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20(5):77-79.
|